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战养战-《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但是犯官和长子被杀头,财产被抄没,一家子被流放十之八九。

    为了保住性命、保住官位和财产,事到如今唯有死扛,周仕登亲自提笔写下了从今往后效忠黄汉的文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第一个。

    十几个士大夫没有一个人犹豫,他们知道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这个文书,纷纷按照现任官职大小签字、画押。

    黄汉接到驻扎夔州城的圣旨后,特意邀请秦良玉和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张凤仪等等白杆兵主要将领开会议事。

    会上,黄汉再次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告诉大家出兵不能盲目,要具备目的性,而且要做到拿下一地就得确保老百姓能够进行生产自救,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宁可慢慢来也不能贪多嚼不烂。

    秦良玉是个纯粹的军人,只知道一味地愚忠,听了黄汉的一番慷慨陈词后,反问道:

    “我等皆是武将,打仗才是本分,组织老百姓生产应该是地方官分内之事,何来拿下一地必须确保老百姓都能够生产自救之说?”

    黄汉道:“流寇作乱事出有因,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失去粮食和土地的农民,只要还存在这些人,流寇是永远无法剿灭的。

    因此剿寇的重点不是军事,而是民事,必须做到耕者有其田,让老百姓能够得到粮食维持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才能够彰显成效。

    我认为此去夔州府就要采取军事、民事一把抓的方式循序渐进。不能指望那些士大夫,我军在打跑流寇老贼,截下大量被裹挟流民的情况下必须实行军管。”

    秦良玉道:“东平侯所言在理,可是咱们染指夔州府名不正言不顺啊!”

    黄汉谆谆诱导秦良玉和白杆兵将领领悟以战养战,道:“要名义不难,夔州府糜烂数百里,官军从贼者多不胜数,能战敢拼且忠于朝廷的武官奇缺。

    白杆兵和‘红旗军’联手前往剿寇打得贼兵伤筋动骨毫无疑问,但是咱们的人马不可能久留,说不定咱们刚刚被朝廷调离,流寇又会卷土重来,老百姓可经不起成年累月的拉锯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