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天,于清和刘承训在庭院中练剑,休息的时候,于清对刘承训说:“刘大人,其实我于清作为一个乡野莽夫,自由自在惯了,现在作为皇上的御前侍卫,宫廷那些繁文缛节实在是不习惯。我觉得还是跟你私底下的时候比较惬意。” 刘承训索性说:“要不这样吧,除了正式场合,你就叫我承训,我叫你先生如何?” 于清听了,欣然接受刘承训的提议。他又对刘承训说:“我准备明日进宫面见皇上,请求他准许我辞官,就做一个开封府尹宾客算了。无官一身轻嘛!” 刘承训说:“此事还请先生三思而后行,毕竟辞官非同小可。不过人各有志,如果先生一定要坚持,承训可以陪同先生一起进宫面见父皇。”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有你承训大人从旁美言,此事成功的几率就大多了。”于清高兴地说道。 第二天早朝结束后,文武大臣都退朝后,于清和刘承训却没有走。 皇帝问道:“训儿,于爱卿,你们还有事吗?” 刘承训拜道:“父皇!”然后看向于清。 于清说:“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事相求!” “说吧,什么事?是不是想通了,准备接受柱国大将军一职了?”刘知远和蔼地问道。 “皇上恕罪,微臣想辞去御前侍卫的职务,斗胆请皇上恩准!”于清说道。 皇帝刘暠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仿佛有些不高兴,这万万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刘承训和于清急忙跪下求道:“请皇上息怒!” “为什么?给我一个理由。”刘暠面带愠色说道。 于清解释说:“皇上,于清山野村夫一个,闲云野鹤惯了。承蒙皇上厚爱,授予京畿要职,一来臣不懂政务,二来对宫廷礼仪不甚习惯,臣不甚惶恐,怕不小心坏了宫廷的规矩,由是请辞!万望皇上恩准。” “承训,你呢?不会你也要辞职吧?”刘暠问道。 刘承训说:“父皇,承训斗胆,想跟您要一个人!” 刘暠终于明白了什么,说:“这才去多久?我看你们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又问道:“于清,你的意思呢?” 于清说:“皇上英明神武,想来什么事都瞒不了您!实不相瞒,微臣和承训大人谈武论道,很是投机,臣想辞去宫中职务,投入开封府尹幕府,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幕府宾客!” 刘承训也乘机说:“父皇,自从于先生来到开封府,孩儿得到于先生的点拨,武动造诣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孩儿斗胆向父皇要于先生去府中就职。” 刘暠清楚了于清的意图后,怒意顿消,不管怎样说,于清还是在为他刘家办事,就说:“训儿,父皇听说你入主开封府后,不但武功有了很大的长进,文治上也是倍受称道,短短一个多月就将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有于先生的一些功劳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