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铸钱亏损-《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2/3)页
    二老爷皱眉,站起来说道“今上沿用先帝时的铜六铅四之例,铜钱铸重一钱四分,现在宝泉宝源二局每年额铸六十万二千六百八十七串四百文,每串需工本银一两四钱三厘七毫五丝,以钱一串抵银一两外计,每串亏折银四钱三厘七毫五丝,每年共计亏折银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三十七两零,亏损非常严重啊。
    先帝朝时对铸钱配比、铜钱铸重就多次改革,现在铸钱亏损严重,如无应对之策,则宝源局亦压力极大。这也是我自升任后才知此事,唉。
    你问这些干什么?这些且与你并不相干,你要以科举为重!无事就回书院吧,为父要准备去上衙了。”
    这事不是他这个书生能管的,自己也刚刚接手工部虞衡清吏司事务,这件事自今上登基后一直延用此例,自己还未了解清这里面的门道,自不可轻易为之。
    “父亲!为何铸钱局亏损,朝廷还是按铜六铅四,铜钱铸重一钱四分之例铸钱呢?”林羽之也忙起身,问道。
    二老爷叹气道“先帝朝时将铜钱每文铸重由一钱四分改为铸重一钱,多次调整铜铅配铸,很大减轻钱文铸重和减少铸钱用铜的比例,铸钱成本也确实降低了。但是,铜钱价格很快又由贵变贱,以八钱银计为一千钱,钱易雍滞,价值过贱。以白银十万两,可换新铸大制钱十四万吊,钱价甚贱,民间亦私铸钱不能停止,以致民怨载道啊!
    康乾帝后又改回定制,制钱每文重一钱四分,铜钱铸重又回到了铜六铅四的比例。荣景帝登基亦一直延续此旧例。
    再则铜六铅四所铸铜钱,颜色鲜亮、字迹清晰,气象很好,如果铜的成分减少,制钱模糊、鲜亮也不如前。这也毕竟是国朝的脸面,更是传于后世之用。朝中重臣未必不知此弊端,今上曾兼管户部,此事也应有数。积弊非一时之功,此兹事体大,你也不可轻言妄议此事,亦不可任性胡来,不然我可是第一个不依。”
    二老爷的叮嘱不无道理,自己儿子无故问起此事,不管是偶有好奇,还是有别的什么想法,自己都不能让他胡来。这也是看他今日进献贺礼有功,才跟他多说几句。
    “是,父亲,儿子只不过是好奇罢了,父亲上衙,儿子就不耽误父亲时间了,儿子也要回书院读书了。”林羽之见想知道的事情都问清楚了,也不多做停留了,向二老爷道辞。
    二老爷点头赞许“嗯,科举才是你之大事,你明白就好,去吧!”打发林羽之出去。
    林羽之踱步回惊羽院,边走边思量此事,整理二老爷处获得的信息。
    铸钱制度不断进行改革,但无论是改变铜铅配铸比例,还是增减铜钱铸重,这些改革措施都因铸钱用铜的缺乏和铜价的高涨而失去意义。降低铸钱成本,商品市场的铜钱价格立即大幅下降,造成商品货币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提高铸钱成本,铜钱价格很快增昂,但各铸钱局亏损严重,铸钱事业面临严重危机。
    现在铸钱处于两难抉择之中,银钱比价波动也会成为困扰当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对铸币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势在必行,至于从什么点上切入,还需要再好好考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