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乡试五-《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2/3)页

    更要遵从制艺文的格式要求,先破题、承题、起讲,再提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有效连接好,经过精心购置而成。其中更包含严密的正、反、起、承、转、合。

    林羽之在心中将腹稿仔细斟酌了几遍,才开笔打起草稿来。他胸中文墨似涌泉一般,跃然于草纸之上。一行行整齐的馆阁体秀美字迹在毛笔的笔尖成行,肆意挥洒。

    林羽之起手破题:“王者尽心于民事,道建而业斯隆焉。”

    意思是上位者尽心于民事,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则朝廷兴隆。精炼的把文题取意概括出来,也定下了本文论述的中心。

    一个好的破题,必须能笼罩全题,贴切题意,简明又稳重,雄健而高华。

    抡文如选色,其面在破,其颈在承,其肩胸在起,其腰肢在股段,其足在结束。其大体在长短纤肥,神态艳媚,若远若近,是耶非耶之间,而总之以面为主。

    破题贵在冠冕堂皇,贵在流利,贵在大雅,贵在古律,贵在自然。乃是个小全篇,全篇之神奇变化,在破题时已见端倪。

    阅卷者一看破题即可预见全文的水准,决定该文的命运,阅卷时关注点便会集中在破题部分。应试学子多数能把握破题的诀窍,开卷之初,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承题部分紧随其后,“盖必民事尽,而王者之心始尽也。自其始以观其成,道斯全耳。”此承题论。

    以民为本,深得民心,这是王道的开始。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则可预计到结果定会成功。这也是全面规划的思想和方法。

    承题要接上而生下,承上启下,以圆转不滞、轻便飘逸为工。须要开合议议,纡徐委婉,如登羊肠小路,令人一步一止而九叹息方妙。

    “孟子谓,夫凡民易于趋始,而难于图终。王者知其然也。先定其规模以从事,而轻重缓急,随序以施。......无他,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有由然也。”

    此为起讲部分,“代圣贤立言”,站在孟子的立场上来论言,一般人的习惯总是开始做某件事时很容易,却难以考虑到最后的结果,而上位之人是了解这些事情的。因此,作出某项决策时,总是要先制定一个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好步骤,然后依序而行。

    此起讲部分,旨在说明没有实现王道,没有在一开始就把握好事情的方向,很容易会造成困难的局面,从而引起民怨。

    好的起讲,一要说理正,二要命意高,三要遣词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