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乡试七-《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2/3)页

    “......名也,非所以名也。

    ......德也,乃所以名也。”起二股。

    “故人之得名也,得之于外;而圣人之得名也,得之于内。......人知圣人之得名也,在有名之后,而不知圣人之得名也,在无能名之中。……”此中二股也。

    “德在一人,则名高一世。......德高一世,则名集一人。......”后二股。

    “虽有其位,苟无其名,不称荣焉。而圣之为天子也,又能有圣天子之颂,而初非有要于天下。

    虽有其禄,苟无其名,不称显焉。而圣人之有四海也,又能亨四海之名,而卒亦有所扬于吾亲。”束二股做结。

    此处一股讲圣明的人做了天子,为人所称颂,这不是他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成就的。也就是说,是有了圣天子在天下人民心中长期形成的印象,长期树立的美好声望,这才有了“圣天子之颂”的。

    “宁非圣人之福耶,岂亦有天焉存乎其间耶?而况犹不止此也,君子可以得舜孝矣。”结束语毕,文章收尾结止。

    这难道不是圣人的福份吗?难道这不是天理存在于其中吗?何况还远不止这些,君子还可以受天命而似舜这样的大孝之人了。

    进一步讲的话,就是有舜这样的大孝之人继承王位,也是天下万人的福气。

    此结束语,自然回归到题目中对“舜其大孝也与”的颂赞上。

    .....

    林羽之依旧是先打好草稿,仔细检查没有遗漏,才开始在答卷上—撤一捺地认真誊抄。应有的谨慎不能少。

    此一篇写完时,天气已逐渐暗下来了,林羽之点起红烛。

    此两篇八股文耗费了林羽之很大的脑力和精神,此两篇写完,林羽停下来平复心绪。高强度并不是理想的创作状态。

    林羽之整理好自己的考卷,粘污、破损都是会被判考卷无效。自然这些小细节,方讲师考前已仔细交待过,马失前蹄的事警醒戒之。

    林羽之开始做一些散事调节自己的心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