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名参谋立刻走出队列,拿着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起来“君上请看这里,敌,第一路军三万多人,已经在这平康靠近临津江的一片区域休整。” 陈信看着指挥棒指点的沙盘区域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敌军休整的范围这么大?是侦查部队无法靠近进行详细观测吗?” “君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有田建武少校于前年专门组建的高山观测部队,配合着高倍数的大型望远镜,是可以对敌人进行详细观察的。 实际上,敌人就是把三万人的部队,洒在了这么一大片的地区之上。 按照田建武少校发回的报告,敌第一路军的部队,除了三支千人规模的前锋营之外,剩余的部队,大约都是以三千人左右为一营。 他们把三万多人的部队,分成了十几支小部队分散驻扎在大约三个县大小的地盘之上,并且把守了各处的进出山口的要道。 据我们分析,敌人这么做,就是为了方便随时撤退。 毕竟,大部队的行动,总是不如小部队方便,三万人一起撤,和三千人一起撤,他们之间相差的难度,可不是以区区十倍可以来概括的。” 陈信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看着沙盘上用各色小旗标注的敌我态势问道“那么,现在沙盘上的敌我双方的位置,准确吗?” 一名军官站起身来保证道“请君上放心,这一点绝对准确,这都是今天早晨,根据各部队送来的报告,重新调整过的。” “很好,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大约有6个营的兵力,已经在向着敌军后路包抄而去,还有大约10个营的兵力在向着敌军前锋部队靠拢?” “是的,君上。” 陈信看着沙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说不定,完全不需要费神去做亡羊补牢的工作呢?看现在这沙盘上的敌我双方态势,我军完全有机会完成第一作战计划啊。 这么想着,陈信有些期待的问道“那么,我军的在山区中向敌军靠拢的各营,大约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第一计划中的合围?“ 似乎是听出了陈信话语中的兴奋,几名高级军官苦恼的相互对视几眼,其中一人站起身来报告道“禀君上,包抄部队至少还需要大约一天时间才能运动到位,而合围部队,则需要两天时间。” 听到这个回答,陈信的兴奋迅速的消退了下去,脸色严肃的问道“为什么会这么慢?从沙盘上面显示的距离,对应比例尺计算,敌我双方的距离,并不远,为什么还要那么久?” 刚才回答问题的军官接过了指挥棒,指着敌我之间的几处耸起地带解释道“君上请看这里,这几个插在敌我双方之间的地方,是几座高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