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归家-《功盖三分国》
第(2/3)页
稻穗较长的稻种,已经优选出来了,等明年开春种下优良稻种,亩产翻倍都不是问题。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亩产,实在让后世的农民伯伯们绝望的。
算上沔阳、夫人的那八十倾嫁妆,今年秋收,诸葛家预计可以收获粮食七千多石。刨除应缴纳的赋税,刨除佃户们的自留粮食,等诸葛家粮食入库的时候,少说也有三千石的。
诸葛家的仓库正空着,这三千石粮食正好可以填仓。
是的,今年的粮食,诸葛亮并不准备售卖。
这年头,粮食的产量太低,搞不好又会遇上灾荒之年,地主家都没有余粮的话,你让老百姓怎么活?那些依附于地主家的佃户又该怎么活?
所以,这个时代的地主家,其实都贮藏着很多粮食的。
譬如,去岁诸葛亮穿越+重生的时候,家里的仓库中个,可就有着近千石粮食的。
地主家的粮食要售卖的话,都是收获了新粮,然后再将陈粮卖掉的。
总之,不管哪家的地主,家里仓库中必须保证有粮食的。
这不仅是一家老小的保障,也是依附他们的佃户们的保障。
真要是遇上大的灾荒之年,这些粮食还能救济许多人的。
六月份时,诸葛亮将卧龙岗和沔阳两地的仓库都搬空了,三千多石粮食都支援了刘皇叔的革命事业,这其实有点破釜沉舟的。且不论刘皇叔的事业能否功成,万一今岁颗粒无收,来年又是灾荒呢?
他们诸葛家多少还有些钱财,度日没问题。
但依附于他们家的那些佃户,只怕真的就会饿死的。
要知道,仅卧龙岗下,诸葛家的佃户就有三十多户呢,沔阳也有着六七十户。
佃户种地主家的田地,地主收租,在这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是地主的权利,也是佃户们的义务。但同时,地主也有义务保证,自家的佃户不能饿死,不能冻死。
这也是地主必须尽到的义务。
这个时代的地主阶层,良心其实还并没有下垂。
后世的那种黄世仁、周扒皮,在这个时代是无法生存的,大家的唾沫都能淹死他!
好在,今岁总算丰收,有了这三千石粮食打底,诸葛亮就可以完全不用操心家中的事情了。
至于说,继续支援刘皇叔粮草?
这却没有必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