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巧遇-《功盖三分国》


    第(2/3)页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这个时代就是屁话!

    许多百姓,特别是那些青壮,其实都很像当兵的。

    在军中一路升到将军什么的,百姓们也只是睡梦时妄想一下,百姓们朴实的想法,更多的时候还是在于当兵吃粮,当然,如果能有粮饷发一点,那就更好了。

    所以,在这个乱世,诸侯们只要竖起招兵买马的旗帜,就不愁兵源的。

    如今,主政上庸等地的是刘皇叔。

    根据这些老兵的现身说法,刘皇叔麾下的将士们,待遇其实很不错的。即便是一名小兵,每个月也有百十钱的粮饷的,另外有战功的话,还会有许多犒赏。

    哪怕,没能吃鸡,最后伤残、或者战殁了,不还是有那么高的抚恤么?

    所以,老兵们就任乡长、里长之后,招募青壮简直是不要太简单。

    现在,跟在霍元杰身后的这些青壮,就是他操练的半个多月的成果。

    ……

    身为里长,有陌生人进入里中,霍元杰必须严格盘查。

    此时,牛车上相继下来几人,看样子相互之间也十分熟悉的。其中一个较为年长的,有三四十岁,下车之后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乡里中的情况,对众人说道:“此地距离上庸城还有二十多里,天黑之前,咱们是赶不到上庸城的,只能在这个乡里中借宿一晚了。”

    “正方兄说得不错,咱们就在此歇一晚吧。”另外一名青年,身边带着一个童子,看样子是他的儿子,这时童子有些憔悴,这是一路风尘仆仆的结果。

    显然,最先说话的那人却是李严李正方了。

    话说,当初诸葛亮亲自上门邀请,李严是颇感心动的。

    是继续在荆州蹉跎,还是应邀去汉中辅助刘备,这对李严来说并不是什么两难抉择。

    所以,李严辞去了襄阳城典吏的职务,带着家眷直奔汉中而来。过筑阳关的时候,却不期碰上了投奔刘皇叔的另外一家人。

    另一家人却是霍弋一家。

    荆襄有几大家族,其中吊尾巴就是霍家。最近十来年,霍家日益衰落,又被马家等家族排挤,已经有点无法在荆襄立足的架势。霍弋正在另觅出路时,见到了刘备正在汉中崛起。于是,思前想后,霍弋直接带着家人,投奔汉中而来。

    是的,霍弋并未收到刘皇叔的招揽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