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江夏黄祖(3)-《功盖三分国》


    第(2/3)页

    这能说黄祖无能么?

    再后来,小霸王孙策因为杀父之仇,他横行江东时期,几乎年年都要向江夏寻仇,等孙权执掌江东之后,同样是年年向江夏用兵。黄祖能挡住江东的兵锋多年,还能说他无能么?

    只可惜,黄祖最终还是折戟在建安十三年。

    想到这一点,诸葛亮心思稍动:“或许,可以试着游说黄祖一番?”

    诸葛亮抬手,邀请黄祖喝茶,然后才回道:“回答叔父这个问题之前,小婿有一事,还望叔父为我解惑。”

    “何事?”黄祖疑惑道。

    诸葛亮放下茶杯,问道:“刘荆州如今贵庚几何?其公子何人能承继荆襄?”

    见问,黄祖握着茶杯的手就是一颤。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是其中隐含的意思,黄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刘荆州如今六旬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刘荆州命长,还能活十年么?

    而刘荆州膝下,有两子。长子刘琦,如今二十多岁了;次子刘琮,如今刚到冲龄。

    按说,因为嫡长有序,长公子足以承继荆襄的。

    但是,众所周知,长公子才能平庸不说,行为也不似人君应有的;加之蔡氏也不一定乐见长公子继承荆襄;如是,荆襄的世子之位至今空悬。

    至于次子刘琮,年龄太幼,刘荆州逝去时,琮公子能否成年都未知呢!

    这就是荆襄如今最大的内忧!

    黄祖又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到这一点。正是看清楚了这一节,黄祖才大肆搞山头主义。这也是未来将来,万一荆襄动乱,他黄祖能有自保之力。

    相反,若是刘荆州还年轻,或者荆襄承继有人,黄祖也不会这么明显的搞山头主义的。

    ……

    诸葛亮的问题虽然简单,黄祖却呐呐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诸葛亮不管黄祖回答与否,继续道:“这个问题,叔父看得明白,荆襄自然有大把的人看得明白。去岁,小婿以这个问题,拜见了小姨,也就是刘荆州的夫人蔡氏,然后拜见了刘荆州,这才说动刘荆州鼎力支援刘皇叔。”

    “毕竟,荆襄的这个内忧根本就是无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