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盐(3)-《功盖三分国》
第(2/3)页
只要在食盐为完全结晶析出之前,排掉剩余的海水溶液,那么食盐中含有氯化镁等有毒物质的几率就极低了。
至于其中的度该怎么把握,后世的数据在这个时代并不通用,却可以慢慢食盐出来。
诸葛亮不知道后世的晒盐流程,但是这个原理他还是知道的。话说,后世只要是学了初中化学的,貌似就不可能不知道如何晒盐的吧?
……
知道了晒盐法的基本原理,孙权很振奋。
以孙权的聪明才智,瞬间就能盘算出,晒盐比煮盐更有效率。
煮盐,一个盐工一天能煮出几斤盐?然而晒盐,一亩盐场只需三五名盐工,再有三五天的风和日丽,就能晒出几百斤盐来!这效率比煮盐强多了,而且还不需要柴薪的说。
至于说天气问题?
一年中只要有一半的时间是晴天,他孙权就能赚翻了。
“既然知道了晒盐之法,咱完全可以甩开诸葛孔明单干,何必每年还要以成本价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呢?”孙权振奋过后,眼神便低垂着,心中却在盘算赖账的可能性来。
晒盐的效力极高,那么食盐的成本自然就会降到极低,甚至降到三五文钱一斤都不是没有可能。以这样的成本价每年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孙权怎么算都感觉亏得慌。
须知,眼下食盐的市场价,基本都是百五十钱左右一斤。
这还是江东的盐价呢!
在汉中,或者西凉等地,盐价再翻几倍都是正常,甚至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
“吴侯既已知晒盐之法,那么在下刚刚提出的条件,吴侯是准备旅行呢,还是准备无视?”看着孙权低垂的眼帘,诸葛亮就知道这伙心中在盘算什么。
前世,诸葛亮与孙权打过交代,知道这厮的秉性。
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这就是孙权能干出来的事儿。
话说,如果汉中毗邻海边,诸葛亮根本就不用为了食盐而求到孙权头上来。
他完全可以在自家地盘上晒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