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梁山之梦》
第(2/3)页
从潞安州南下,有好几条路可以选择,最方便的方案,自然是当年完颜宗弼南下攻宋时所选择的那样,分成东西两路,东路军过潞安州,经两狼关、河间府,渡过黄河天险后,直取汴梁;西路军则是取太原,然后过黄河,与东路军合攻汴梁。
李俊辰思之再三,最终决定由许贯忠会同林冲、卢俊义等人率部沿着两狼关、河间府一线攻打,自己却是会同宗泽等人攻取太原,两军最后在汴梁城外的马陵岗取齐。
李俊辰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安全就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叫做王禀。
王禀,乃是北宋名将,更是唐末名相王抟的第七世孙,在原本的轨迹中,在童贯弃城逃跑后,他与太原知府张孝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与完颜宗翰所率的金兵大战二百五十多天,直到最后壮烈牺牲。
虽然历史上,对于王禀的说法褒贬不一,但是李俊辰对于这种敢于站出来和异族血战到底的人赶到由衷的敬佩,且不说有陆登的嘱托,即便是没有,他也是一定要想办法将王禀收于帐下。
宗泽在李俊辰将他要西路军的那一刻,便是知道李俊辰再打什么主意,对此他并什么异议,只是他对李俊辰要劝降王禀一事并不看好,用他的话说起来,“王禀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想要将他收服,无疑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李俊辰也是知道的劝降王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只是宗泽这般不看好,却是让李俊辰的心中暗生一股狠劲,暗暗发誓,即便收服不了王禀,也要将他关押一辈子,他就不信,似王禀这等有着自己报复之人,就愿意这样被关押。
王禀与赵宋其他人不同,他对于宋境内的事情并不是太上心,但对于北面,以及是西北面的局势特别的关心,当他知道李唐接连打败党项、女真,又连续两次大破宋军,便是知道李唐终有南下的一天,是以早早的准备开了,以免有朝一日唐军兵临城下,杀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真的当这一天来临之际,王禀的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颤,要知道他最恨的是异族,与异族作战,他能够爆发出自己百分之两百的战斗力,可如今要与唐军一战,他哪里能爆发出这样的战斗力来,毕竟唐军和宋军,都是汉人的军队。
王禀的心在踌躇,在犹豫,但是他麾下的将领,却绝不会如此,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失败,逃回来的东方哮等人都是跑到了他的太原城,如今时过境迁,这些当日身负重伤的将领,也是恢复如初,一个个在那里摩拳擦掌,等着唐军上门。
这日,王禀才刚从张孝纯的太守府离开,便是看见自己的王荀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不禁眉头一皱,戟指便是厉喝道:“王荀,为父平日里是如何教你的,遇事要平心静气,绝不可举止失措,似你这等慌慌张张,却是成何体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