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夜宴(中)-《昭玉》
第(1/3)页
此刻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清啸,如裂帛之声,破空而来。
众人警醒,张目望去,场上却空无一人。
那声音未断,只是转为低沉,悠长而婉转,不知从何而来,但众人已听清,是笛声。
起初时断时续,如坠雾中,听不真切,而后云开雾散,逐渐明朗起来,笛音渐渐高涨,仿若鸟语在旁,但觉生机盎然,又觉清溪水溅,竹动风响。往后,曲音渐渐饱满却又渐渐低沉下去,如秋风起,让人身体一瑟,但觉黄叶翩飞,万物寂灭。
曲音时而高昂,如雷鸣急雨;时而澎湃,如涛水声声;时而低迷,如雨滴屋檐;时而清朗,如虹销雨霁……乃是山中四时之景也
。
而后又变得磅礴大气,仿佛眼前有高楼殿宇,拔地而起,气度恢弘,一时又似水榭楼台,烟雨靡靡。
收尾一个转音,曲声渐平,万物渐止。
众人闻曲,但觉忽临天地之间,感四时之变化,身临其境,仿佛真真切切体会了一番曲中描述之景,真真可谓酣畅淋漓。
盛夏的天,本十分燥热,但此曲一出,让人一时如坠山林,如沐泉水,全身都清爽起来,一颗心也难得静了下来。
尾音断了许久,场上还是一片寂然,所谓绕梁之音,不绝于耳。
席间不知谁赞了一句“好!”,众人才回过神来,纷纷击掌叫好。
也是这时,人们才看见湖的另一边,八角亭里,垂帘之下,隐约站了个纤细的人影。
微风袅袅,吹得垂帘微曳,众人一时好奇纷纷,探着头往里望去,只是模模糊糊,始终也无法瞧清那执笛之人的面貌,只觉身姿曼妙,气质不凡。
承夜方才也醉在这笛声下,他望着帘内那模糊的身影,对宋涟道:“才说殷夏无能人,这不就是了。”
座上那本已经沉睡的老者仿佛也被这笛声吸引了醒来,此时曲声毕了,他眼中放光,用苍老的声音问:“奏笛者何人,为何不露面?”
苏青珞起身出列,回道:“回禀父皇,奏笛者乃是前几日四皇叔在江州访查时所遇孤女,怜悯她身世可怜,收在家中,作为义女,今日父皇寿辰,特来祝寿,因无身份,不敢见天子容颜,是以隔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