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大唐天下》
            
            
            
                
    第(2/3)页
    “父皇请放心,儿臣记住了。”李亨大是振奋。
    他不得不服气,李昌国的谋划很有道理,吐蕃一定是大唐的,只是早与晚罢了。
    “陛下,那这上策……”陈玄礼很是心急。
    “呵呵!”李隆基大笑道:“虽说吐蕃迟早是大唐的,只争早与晚,然则,大唐越早拿下越是好。上策的成算着实不高,连一成都不到,可是,一旦成功的话,吐蕃就是大唐的。即使失败了,大唐也没什么损失,朕何不一试呢?”
    “就这么定了!”李隆基站起身,神采飞扬,气吞河岳,一字一顿的道。
    “陛下英明!”
    众人齐声赞颂。
    “呼!”
    李昌国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却更加激动了。
    吐蕃之地主要是现在的青海、藏省,这块土地秦皇汉武也是无可奈何,直到忽必烈方才并入版图。若是在唐朝天宝年间完成的话,那就是提前了好几百年纳入版图,功莫大焉!
    而李昌国还是这件奇功的谋划者,谁能不激动?
    不仅李昌国激动,就是李隆基也是激动不已,站起身,不住踱来踱去,一边踱步,一边晃拳头。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对望一眼,对方眼中的振奋之意谁都不加掩饰。
    就是李林甫这个一向以喜怒不形于色著称的歼相,此时也是一脸的喜悦,丝毫不掩饰。
    “秦皇汉武拿这块土地没办法,若是朕拿下来,朕的功业会不会超过秦皇汉武呢?”哪个皇帝不想建功立业?雄材大略如李隆基者却是不多,更是一心追求功业,若能超过秦皇汉武,那是无上美事,他越想越是激动,一边扳着手指头细算起来:“朕即位之初,大唐积弊如山,内部不宁,外多边患。朕励精图治,整军经武,终于朝堂一清,边关安宁。后突厥、契丹、奚、吐谷浑残部、回鹘……先后灭亡。到如今,只余吐蕃和大食。朕来春收了吐蕃,就可以在西域与大食一决雌雄!”
    虽然因为安史之乱而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李隆基毁誉参半,却是不能掩盖他的伟大,他的功业真的很多,一桩桩,一件件数来,竟然是良久不绝。
    这番话太能振奋人心了,陈玄礼上前一步,请命道:“陛下,老臣愿驰骋吐蕃,还请陛下准允!”
    “你?”陈玄礼此举,李隆基大是赞赏,却是以调侃的口吻的道:“就你?你瞧瞧你,胡须白得跟雪花似的,你还能驰骋疆场?你想抢功吧?”
    “陛下,老臣决无此心!”陈玄礼一听就急了,大声嚷嚷:“只要陛下允准,老臣不做将军,做一老卒!能驰骋吐蕃足矣!”
    “行了!行了!”李隆基挥挥手,含笑道:“你这把老骨头莫要抛在外面了,还是给朕守好皇宫吧。”
    “哎!”陈玄礼长叹一声,嘀咕道:“人说龙武大将军有多好多好,却是闷死人的牢笼。”
    李隆基剜了他一眼,却未加指责,招手,道:“都坐下!此事太过重大,我们要好好议议,多加推敲,不能有丝毫差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