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总(2)·讲价-《鼎革》
第(2/3)页
都事道:“不会,我查过了,本省历史上还真有这样成化五年,宝鸡举人魏大明任团练使兼守备安定,后来以临洮参将战殁,之前一直带有举人功名,只不过军务繁忙没有参加过会试而已。另外死后哀荣,朝廷加谥中,用的也是襄敏二字。”他最后点出“襄敏”的谥号,意思就是,你放心,即使任了武职,朝廷还是会把你当成文人看待。
唐无病本来就对任文官没有太大兴趣,只不过中了举人之后,以为自己必然要进入文官系统,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被踢入了行伍。话又说回来了,在唐无病看来,做文官真不如做武将,在明末乱世,抓兵是必须的。他小心看着谢玉树的神情,虽然表面不露声色,但语气中显然极力游说唐无病接任职务。既然如此,那就是漫天开价,就地还钱了。
不过还得抻着他,“千总,千总一般辖多少兵士?”
谢都事见唐无病这样说,看来事情还有商量,又以为孝廉在试探粮饷,连忙道:“按规制总辖一千战兵。只是我朝兵备松弛,许多千总都只有几百战兵,甚至更少。都司每三年厘定一次,按实数饷。我看玄安不同那些丘八都司是信得过的。我看玄安就按一千战兵报备司那边不需核定,自有兄为之周旋。”意思很明显,你就算只有一百人,也拿一千战兵的饷,空额爱吃多少吃多少。
唐无病心说这老狐狸真会顺杆子爬自己还没答应呢,唐无病又道“军中须行跪拜之礼,你看我如果做了千总,岂不是要跪那参将?”这倒是个问题,按理说,做了举人对于任何官都不需要跪了,但与军中规矩矛盾。
可是到了谢都耳朵里就变成了唐无病对官职太小不满之辞,想想道“这个无妨,玄安戴着举人功名自然不需要跪那些丘八,如果不想接受那些丘八的指使看这样,要不再给玄安挂个团练守备衔,直辖都司团练佥事,行千户所事。”
乖乖,一个小小的经历司事竟然就敢这样大张旗鼓地封官许愿,唐无病有些怀,别是开一些空头支票,“寿明兄,你说的这些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见唐无病怀,谢都事也不为怪,“呵呵,玄安有怀,也是正常,都司之事外人的确不太明白。让为兄给弟弟好好说说。我朝都司实际是与布政司平级的衙门,但权力更大,兼管军政。只是军权总在武人手里,并不能让朝廷放心,于是,都司内部有经历司、断事司、狱司等等,皆由文职充任。
比如我们经历司,总共过经历、都事、副都事、吏目、小吏不到十人,但权力极大,都司辖内六品以下武将任命升迁赏罚皆由我司定夺,具文交由上面掌印佥事用印便可,另外四品以下卫所官职则由我司上报五军都督府,一个小小的团练守备,不过五品衔,我司荐举之人,都督府无不准之。
至千户所,直辖都司不受地方卫指挥统辖,但碎金驿不是千户所,所以尚无此权,按理千总还不能单独成营,尚需接受延安路参将统辖。但,这些事还不是由我们经历司说了算,只要以粮饷要道为名,判一个行千户所事,玄安弟就可以不受那帮丘八掣肘,非副将无法调遣。”
唐无病对明朝军制一直有,经他这么一说许多事都有了答案,他继续问道,“有一事要向兄讨教,过去高祖云,卫所养兵不费一文,然后世又有总戎参将统率之营兵,这之中有何区别?”
孝真的虚心求教,可在谢都事听来又是在要官了,他微微一笑,看来这事成了,“无病说的卫所乃受都司统辖,上面受五军都督府总柄;营兵在各省受都司统辖,但实际上总戎副将都以都司衔统率,并不受都司差遣,而是受各地督抚差遣,到了朝廷那就是兵部总柄。千总无品级,但守备有品级,只是挂衔,并不受都司的管辖。至于各省营兵说起来,我们经历司也有一定之权,就是刚才说的六品以下官职由经历司直接选派,四品以下上报五军都督府。
至于那些百户,千户的世职,如今大多是朝廷的恩典,玄安的功劳尚不够。但为兄以为,以弟之出身,原本也不需要这些世职吧。有了世职就卫籍,诸多不便何必呢?昔日忠肃公子于冕,授副千户,坐戍龙门。忠肃公冤既雪,并复冕官。自陈不愿武职,改兵部员外郎。弟为武职也可暂居之,一旦转入卫籍,再想转入文职可就不容易了。”
唐无病这才明白了其中关窍,终于放心了,第一
是瞌睡送枕头,自己正愁如何拿个名份,现在送上门二,姓谢的所说不受上面调遣,就能保持自身**;第三,如果真能加了团练的衔,那么屯田收流民就名正言顺了。
唐无病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这种事上杆子不是买卖,唐无病笑笑,“要不此事等弟考虑考虑?”
谢都事连忙道:“无妨无妨,要不兄在此地给玄安三日时间考虑?”
唐无病道:“这倒不用,孙参将兵马,我们村里可养不起。好了晚上咱们喝完酒再说。”唐无病吩咐村里逮了两只羊给孙参将送去,然后弄了一桌酒席招待了谢都事和孙参将。唐无病招来庄正庄五李成栋这些个酒坛子,几下功夫就把孙参将放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