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姜府-《红楼兵仙》
第(2/3)页
只是罚了三个月的俸禄,外加派绣衣打了他三十棍子——毕竟他打断了三个人的胳膊嘛,一人十棍很公平
嗯,绣衣执行的。
“行吧.”崔鹤叹了口气,“那某家就替你们去一趟了,就是不知道他听不听了,唉.”
绣衣百户对此很是乐观:“将军放心,毕竟是皇差,而且还有太尉的书信,姜副将肯定会去的!”
而且
姜欢已经有二十多天没有整出什么活来了,时常往大同跑的绣衣们都在提心吊胆猜测姜欢是不是在憋大活
所以,有这么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好场合,姜欢肯定会去的。
。。。。。。
姜府
老姜家作为大同镇的开镇四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大同的名门望族。
作为土生土长十几代人都在山西的黄土地上过活的姜家,能作为开国伯爵存世,任谁也不得不感叹一句.
狗日的命真好!
当年的姜家也只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普通江湖客,扔到人群里就找不见了的那种。
在这几百年一遇的大乱世,就是那些江湖名门都不一定能保住家业,更别提姜家老祖这种江湖小虾米了。日子因为大凉末年的天灾人祸而搞得日子越发艰难,甚至让姜家老祖一度产生放弃闯荡回家种地的想法
不过想法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发现自己压根就不会种地后,姜家老祖还是认了命,重新背上了行囊,带着老家平遥的推光漆器大匠的委托与作品,南下山东送到青州府的嵌银髹漆官坊的另一员大匠处,再把一件嵌银漆器带回平遥。
听说是双方家中小辈的定亲信物
姜家老祖实际上是不想去的,毕竟世道这么乱,鬼知道会不会在路上碰到乱兵死在路上?
但在看到大匠那充满了期冀的目光与涨红着脸、害羞到身子都快拧成麻花的发小,长叹一声交友不慎后,便背上行囊出发了.
这一走就是六年.
那个江湖客姜小虾米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多年后回到家乡的,则是顶盔掼甲威风凛凛率领大军征晋的齐军大将军.
一路从平遥直到出山西都没遇上什么事情,毕竟魏氏父子当年把山西治理的不错,最起码治安很不错。
但出了山西后,姜家老祖便发现自己来到了炼狱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自出了山西后,路面上就只有白骨与即将变成白骨的尸体。兵的、民的、富的、贫的、贵的、贱的统统都横七竖八的叠着倒在地上,骨头摞成了小山,人间赋予他们的身份瞬间失去了作用,白骨与白骨之间突然就没什么两样。
直到他走到邯郸时,才从半掩着的房门中看到了人影。
一路战战兢兢的走到了山东境内,人这才渐渐多了起来.
直到他到了临淄,这才好像回到了人间。
正当他在临淄休息好,准备继续上路往潍县走时,他遇见了影响了他一生的那个男人——陈椋。
当时没什么名气,但在几十年后,整个大齐的人都会一脸崇敬的叫他一声太祖爷。
“当时太祖爷见我家老祖背着行囊腰挎长刀,当即就觉得我家祖宗是个实在人,跟着他造反都是自备行李和武器,还是风尘仆仆不知道从哪赶过来的,那叫一个感动啊!
不由分说的就握着我家祖宗的手流下泪来,说不管日后老子能混成什么样,但凡有他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他老人家。说的我家祖宗都懵了,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怎么一回事呢就被太祖爷拉着进了队伍,递上杂粮面馒头和一碗羊肉汤就拉着他开吃.”
望着被挂在最当中的那一巨幅画像,姜欢神情肃穆,捻着四根香拜了拜便插在了香炉里。
崔鹤沉默不语。
讲故事就讲故事呗,进了府门二话不说你拉我进你家家庙是要闹哪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