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春日游9-《女帝游戏攻略》


    第(2/3)页

    姜青姝轻轻“嗯”了一声,见他亲自舀了一勺粥递过来,就着他的手尝了一口,“味道甚好。”“尝尝这个。”

    &34;这道菜也不错,君后费心了。&34;&34;那陛下便多吃点。&34;

    赵玉珩旁若无人地为她夹菜,时不时用帕子为她擦拭嘴角。

    殿中静谧,两侧宫人屏息垂首,秋月与许屏侍立一边,神色都各有微妙。姜青姝小口吞咽着,悄悄抬睫,目光朝张瑾的方向游离。张瑾静静伫立着,双目低垂,仿佛一尊雕像。

    其实张瑾也没有用早膳和午膳,但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是铁打的一般,不需要任何人的关心。出于对臣子的体恤,姜青姝还是吩咐道:“来人,给张卿赐座。”宫人搬来一把椅子,张瑾抬手谢恩,随后拂袖落座,继续看着她。这架势,俨然就是要等她吃完。

    姜青姝:&34;……&34;

    救命。

    她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这种状况,被盯得很是食不知味,只好将目光又转向身边的赵玉珩,赵玉珩抬眼迎上她的目光,眼底有些嘲意,像是在说“陛下你好端端地去招惹张瑾干什么?”

    因为需要提前知会神策军大将军赵德成,公主府的计划,她是与他商量过的。

    没有张瑾这一环。

    她却在张瑾府上过夜了。

    赵玉珩又抬手,掖了掖她登角的发丝,指尖被手炉烘过,触感干燥而温暖,见她不曾躲开,便掌心微落,贴向她冰凉的脸颊。

    微微摩挲。

    “还是不舒服吗?”赵玉珩用掌心暖了暖她的脸颊,把怀里的小手炉递给她,她紧紧把手炉抱在怀里,仰头朝他笑了笑:“别担心,朕已经好多了,君后昨夜很担心吧?”

    “是。”

    “那朕亲口告诉你一遍,朕没事的。”

    “臣听见了。”他抚了抚

    她的发顶,平静道:“只是臣安居深宫,无非就这么点念想,陛下就当臣是太闲了、多虑了。&34;

    她怔了一下,有些赧然。

    &34;君后哪里是多虑……&34;

    碍于张瑾在场,她没有和他行什么过分亲密的举动,只是在桌下握了握他的手。赵玉珩反手扣住她的手。

    大掌温暖,力量沉稳。

    令她心底一时安定。

    见她不再用膳,赵玉珩让人撤下膳食,一转身,看见张瑾依然安然端坐。

    此人定立极佳,便是泰山崩于前亦面不改色,仅仅坐在那里,都让人无端心生寒意。

    赵玉珩多看了他一眼,又道:“让张大人久等,看来所谈之事甚为机要,才令张相亲自等了这么久。”

    张瑾道:“君后慎言,勿要探听朝政,此乃大罪。”

    赵玉珩轻哂一声,“朝政?”他感觉到握着自己手的指尖紧了紧,小皇帝似乎是怕他联想到什么沉疴往事,他却平静地说:“张相说的是,不过,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我究竟干涉朝政与否,也只能由陛下来断定。&34;

    说着,他从姜青姝手里抽出手,抬手对她一拜。

    &34;臣告退。&34;

    姜青姝见这二人针锋相对,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只道:“君后慢走,朕晚些再来看你。”她看向一侧的秋月,秋月意会,上前去送君后一程。

    赵玉珩离开紫宸殿,约莫行了百步,秋月见左右无人,才低声说:“不瞒殿下,臣也是今日一早才知道陛下到了张府,此事实属意外,陛下与张相事先并无联系,并非故意隐瞒君后。&34;

    赵玉珩顿住,回身看向秋月,淡淡反问:“少监以为我在怀疑陛下?”

    秋月一怔,心里却反问:难道不是吗?

    秋月事事都为女帝考虑,在殿中之时,自然也在悄然观察君后,看出君后对张相的几分明显排斥之意。

    公主府之事,张相突然掺和进来,并非是陛下与张相商议却故意隐瞒君后,秋月无法确定君后是否在因为此事介意,特意提一提,也是怕君后认为女帝隐瞒他、对他不够信任。

    毕竟,君心难测,臣子也怕被帝王忌惮利用,事后卸磨杀驴。

    秋月叹息

    :“看来,是臣妄自以小人之心揣度君后了。”

    赵玉珩说:“张瑾此人,看似沉默内敛,实则心如铁石,狠辣不亚于谢安韫,陛下到底稚嫩,我不过是怕她被利用。”他闭了闭眼睛,眼角眉心胀痛不已,便抬手轻轻摁了摁,又说:“若论为臣之心,便是谢家都远比张家可信,张瑾是何等出身,被驯化的忠犬与啖肉饮血的野犬,到底不一样。&34;

    别人家的子弟,自小读圣贤之书,有礼仪法度教化,一些想法根深蒂固。

    而张氏兄弟,父母双亡,天生不受教化,是野生野长的恶犬。

    只不过,先帝以雷霆手段打断了他的骨头,让他得以忠犬的姿态匍匐在地,让他咬谁就咬谁。一旦骨头长好,那驯犬之人已逝,就一发不可收拾。

    小皇帝能像先帝一样驯好这只恶犬吗?很难。

    秋月听他的话,暗暗心惊,&34;多谢君后提点,臣会时刻提醒陛下。&34;赵玉珩颔首。

    秋月又送了他一程,才转身折返。

    而紫宸殿中,君后刚走不久,就有人禀报,说宗正寺的人便将长宁公主带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