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评两吃(求票票)-《三国:重生赤兔,总被听心声》


    第(2/3)页

    不是所有人只是眼热就完事的,离得远的自然没本事打幽州的主意,离得近的自然觉得自己可以代之。

    比如韩馥,又比如暂时韩馥帐下想谋夺冀州家产的袁绍,冀州还不见影,后者的目光甚至已经瞄准了幽州。

    又一日,小册子并没有如读者所希望那样出现新的矿址。

    读者虽然天雷被地火勾动心痒难耐,但是又毫无办法,该掏钱还得乖乖掏钱。

    骂也骂了,总不能每次跑到汝南郡将许邵揪出来打一顿,听说已经有数波人去过汝南了,进不了人家府邸就打不着人家,白白花了路费多不划算。

    还是那句话,花了钱订阅不看总觉得亏大了,还得仔仔细细看回本。

    这次周赫让人刊的是商品流通和税务问题,读者果然又一次没失望。

    过路费可以叫关税,看看人家读书人,用词就是讲究。

    咱虽然读书不多,但可以学啊,好在模仿能力不错。

    千万别像那个燕人张翼德,“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我家是没铁矿,你有矿你了不起,但是有矿又如何?

    难道你还能不卖铁矿?就你幽州那点人,用来采矿都不够,还能有人炼铁,还能有人炼钢?

    既然要卖铁矿,总要要走我家的路吧,想过路也不是不可以,先把税交一下,抽个一成不过分吧,我也不多收,毕竟咱不能做杀鸡取卵的事情。

    没人注意到,《三国演义》小册子的供应量不断见长,眼看就要供过于求了。

    而且小册子的版本由一个变成两个,其中一个叫《河北日刊》,由河北书局刊印。

    另一个版本每次会在并州版本出刊后数个时辰内刊印出来,名《司马期刊》,由司马书局刊印。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盗版书,但是盗版能做到这个效率也是千古第一人了。

    时效性高不是事情,你还得效率高才行,这司马书局肯定有祖传秘技,竟然可以在数个时辰内刊印成千上万册。

    这就很吓人了,很多人穷尽各方能量要打听司马书局是怎么回事?

    数天后,小册子终于严重供过于求,开始第一次降价销售。

    要知道当下的董氏钱还在大量流通,钱如此不值钱的情况下,小册子还要降价销售,问题还能保持利润,书商们几乎要疯掉了。

    这时市面上又出现了一本新册子,《许氏月旦评》。

    月旦评出现了几个没在《三国演义》出现的人物评价,轰动京师。

    赤兔者,赤毛赤皮赤胆赤心,人不如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