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赫看了眼王允,他知道此人便是洛阳来找大将军斡旋的司徒大人,曹昂这个安邑小灵通早就将消息打探得一清二楚。 周赫解释道:“信仰唯心,心中有神,则神自然护佑,心中无神,则人心沉沦,背德忘祖,甚至违法违纪都是寻常。” 王允听明白了,周赫绕来绕去不就想说神道只是工具,和礼教对于皇权是一样的。 看着王允若有所思地离开,周赫在后面喊了一句: “王公帮忙做件小事。” 王允停下脚步,直觉告诉他答应下来。 周赫不等王允应答,先将事情说了出口:“调张辽为河东太守,就说周赫说的,周三会同意的。” 王允身形顿了顿,心绪千变万化,此人就是周赫?自己早应该想到的,能在河东传道又如此年轻,除了周赫还会有谁?自己看来真的老了啊。 王允点点头,转身离开,很快回到洛阳,准备三天后的会盟。 三天后,三方会于安邑东南。 朝廷一方代表司徒王允,金吾卫周三和河内太守张辽,当然后者是被胁迫的,以及弘农太守张杨。 原本蔡琰吵着要当联盟裁判的,最近在足球大舞台上她混得风生水起,不管女足、男足,她都要掺一手。 她对于踢足球无感,却很乐意担任万年不变的主裁判,判罚尺度随她心意,这倒和周赫前世看过的足球比赛一样。 在蔡琰的观念里,裁判、表演以及当皇帝都是一样的,首先是有趣,其次是说话管用,裁判或者皇帝说一句话,球员和臣下都得乖乖听话。 只是这次蔡琰被周赫驳回了裁判请求,而是由诸葛亮担任。 这次三方会盟也算一次不大不小的外交事件,可以让小孔明当作一次政治实习。 三方甫一坐下,争吵就没个停歇。 首先就是互相指责,周三怪朝廷和张杨不该杀他义父。 不过大家也就听听罢了,既然能坐在这里,显然丁原这个义父的份量还不足够让周三鱼死网破。 当然朝廷也不会任由周三指责,这将会对接下来的谈判不利。 他们首先会举例证明丁原的不臣之心,欲加之罪,尚且有辞,还怕不能给丁原罗织一些罪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