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马车上,陶融很是认真地翻看那本药方。 “先说好,药方是你收的,要喝药你自己喝。” 陶融珍视地将药方收好,“把手伸过来。” “啊?” 纪辞不明所以,还是乖乖地伸出手。 陶融将纪辞冰凉的手,包于掌心,“手有多凉,自己不清楚?” 纪辞瓮声瓮气地钻进陶融怀里,“你又不是不知道,越来越接近任务期限,我的手越来越凉,这跟喝不喝药没关系。” “我看过,这些药都是温补的方子,喝了对身子好。” “反正,喝药没用,我不想喝。” 陶融眸光闪动,也不再和纪辞纠结这个问题,“小小,我看看任务面板。” 纪辞调出任务面板,惊喜地发现,“陶融,你看,夜梧郡人口已经变成了43000人。短短一个月,居然一下多了近5000人。” “嗯,百姓们丰衣足食,自然会繁衍子嗣。再加上,夜梧郡旅游业发达,往来之人渐多,不少商户都迁到夜梧郡落户。以后,人口会越来越多。不过,短期内达到10万人,还是不容易。” 还差53000人,只有42天。 “那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官道竣工,尚需半年。一时半会,恐难见效。短期内,若要提高人口数量,唯有移民。” 若是移民,首先必须要有保障。 否则,没有老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夜梧郡。 纪辞突然想到,现世的某个国家的一项政策。 “陶融,你说,凡是移民落户在夜梧郡之人,可分配住房、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这个诱惑力,大吗?” 陶融略略深思后,含笑颔首,“梅兰竹菊四公子早已回夜梧,日前,我收到他们的书信。竹忘言、菊一故建立了一支工匠队,日日忙着建房。如今,夜梧郡大多已是青砖瓦房。” “若是放出此话,百姓们定会争先涌入夜梧郡。不过……” 陶融没有说的话,纪辞很快便想到了,“大批异地百姓涌入夜梧,势必与夜梧本地百姓产生各种矛盾冲突,甚至影响夜梧郡的治安;更会造成大辞各州郡人口分布不均。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