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人文-《永不下车》


    第(2/3)页

    不试一试,就很难知道答案,方然却马上打消了这念头。

    且不谈这一些手段,究竟是否行得通,单论释放所有贫民、重建过去的社会,就完全违背自己铲除威胁、追寻永生的初衷。

    永生,与人类文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这样讲未免抽象,总之,不论出于何种考虑,一个追寻永生的人,都既无法脱离人类文明而独存,又无法承担其所携带的巨大风险。

    在此之前,方然的想法是拖延,暂时不去考虑这一无解的问题。

    但现在,觉察到文明正在消亡,时日无多,他却被迫得要采取措施,至少保存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文明印迹,哪怕只是碎片也好。

    如何保存文明的印迹,加入fscim体系,是一个现成的选择。

    不过这种工作,正如科技研发那样,迄今为止的计算机、ai都做不到,只能由人去完成。

    人文艺术方面的研究,待到用时,概略查阅asa给出的汇总报告,方然才意识到这一领域是怎样的荒废已久,人才,又是多么的难寻。

    不说盖亚大战之前,单从1489年8月19日之后,联邦不复存在,豢养奴仆的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纷纷毙命,为其提供服务的奴仆们也被抛弃,继而如水中的浮萍,在遍布惊涛骇浪的联邦大地上挣扎求生。

    这些人文艺术领域的劳动者,在长期的被豢养中,失去了一切谋生技能、甚至艰难求生的勇气,几乎没办法熬过形势空前恶劣的核战后时代。

    待一切尘埃落定、阿达民着手恢复秩序时,nep大区的人文领域专家、学者,已经极其稀少。

    asa的统计数据,截至西历1491年1月1日,遍布东北太平洋大区的上千定居点内,一千万出头的贫民群体中,具有人文艺术及相关领域从业经验、或有材料佐证的人才,一共只有数千人。

    不仅如此,这些声称具有专业素养的申报者,能力究竟如何,ai也无法准确判断。

    以方然的揣测,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