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屠户慢吞吞的割肉,问道:“你是哪个村的,我怎么觉着这么眼熟?” 周四郎还没说话,一旁等着买肉的人先哈哈笑道:“老方,你那什么记性啊,这是七里村的周四啊,他可是你们家肉摊的常客了,隔三差五就来你这买肉,你这都记不住啊。” 方屠户:…… 周四郎:…… 一旁红着脸的方小娘子上前,从她爹手里抢过刀,道:“爹,我来割吧。” 她手脚利落的先给旁边一人割了肉,收了钱后轮到周四郎时,她也磨蹭起来,没有立刻把肉割出来。 钱氏这才牵着满宝的手上前和她搭话,“小娘子可真能干,这是常给家里看摊吧?” 程氏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她立刻把丈夫挤到一边,上前和钱氏搭话,“可不是,我家里人少,就只有一个儿子两个闺女,她大姐早就出嫁了,家里忙不过来时她就出来帮把手。” 程氏笑道:“我之前还生她爹的气,好好的女娃,让她来看肉摊,传出去名声有碍,谁家男娃愿意和她说亲?” 钱氏就笑道:“这么知道心疼家里人的女娃,怎么会没人说亲?不就是看摊吗,这就和我们下地一样……” “可不是吗,我后来也想通了,我这闺女没别的好处,就是干活儿利索……”程氏把自个闺女夸了一遍,然后才看向周四郎,“嫂子,这是你儿子吧,长得可真俊。” 要不然她闺女也不会就看上他,非要说他。 钱氏笑道:“是啊,这是我家的四小子,他也就一张脸长得好,我家里儿子多,所以艰难些,好在他也不懒,不然我可愁死了……” 话题就这么打开了。 满宝个矮,只有肉摊的案板那么高,站在钱氏旁边只露出一个小脑袋,于是她就看着两个母亲这么你来我往的说开了。 程氏:我家孩子少,所以别看我小女儿是个闺女,但我们家疼着呢。 钱氏:我家没别的长处,就是孩子多,而且个个都不孬,老四不是特别优秀,但也不差。 程氏:我家闺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会卖肉看摊种地。 钱氏:我家老四能种地,能摸鱼,能做生意,嘴巴还甜,也能吃苦耐劳。 程氏:我闺女听话。 钱氏:我儿子孝顺有礼。 程氏:我闺女长得不孬。 钱氏:我儿子长得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