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时的李世民已经大限将至,即将迎来人生的终点。 而薛仁贵还太过年轻。 很可惜的是,这一场对战高句丽的战斗,尽管唐军占据上风,但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后期无力,冬日霜寒,又粮草不继,终究以失败告终。 对于几无败绩的初唐来说,这已然算作屈辱了。 若是年轻的李世民,必然火冒三丈,哪怕一时憋屈,也一定要找个机会报复回来好让你高句丽之王体验体验长安舞姬的的滋味儿! 但,英雄迟暮。 他老了。 李世民抱着这场未尽的遗憾,辞别了世间。 当长安象征着帝丧的钟声响起,悲泣和压抑无声的蔓延时。 彼时还不过一介微不足道边缘小将的薛仁贵将嘴唇咬的泛白,手指嵌入了掌心,鲜血汩汩流淌。 许是恨,许是不甘。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 薛仁贵随郑仁泰率军击九姓铁勒十余万人于天山。 他没有选择别的战场,而是回到了这个曾经留下过遗憾的旧地。 仍然是一袭白衣,仍然是一杆长枪。 孤冷而又傲毅。 十万铁勒大军列阵于前,而白衣小将的眼中却燃烧着几乎要吞噬天地的烈焰!! 【临阵连发三箭,直取敌首!!】 数十万大军闻风破胆,吓得嗷一声惨哭,一时兵荒马乱乱作一团!! 下马请降者不计其数!! 【此谓——三箭定天山!!】 在哭嚎声和厮杀声迷茫的血腥战场上,白衣小将淡淡收弓,慢慢的往回走。 他垂眸看了一眼,雪白衣衫不染猩红尘埃。 今日,我仍穿白衣。 却已无旧人。 太宗晚年,那场对战高句丽的失败,在高宗年间,终究是雪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