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们情不自禁的看着他。 看着他如虎豹一般率军出征,看着他如厉鬼一般腥风血雨,看着他一次又一次的—— ——赢!! …… 天幕前。 赵匡胤定定的看着。 他想起最初,自己东征北伐,将这破碎的山河一点点的再次拼接到一起。 那时人们经历过五代十国长达数百年的混乱,早已麻木不堪。 不肯跪着的灵魂早已在一次次头破血流中消亡,野心勃勃的妄念也都在纷争的乱世中湮灭。 他想叹息,却不知从何而起。 重文抑武,是否是他做错了? 无数次,他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可是最终得出的答案,却让他总是不得不直面。 历史给出的教训是血淋淋的,前人一旦开路,后人必然效仿,他若是不那么做,北宋王朝又如何立足?难道要等着后来者以同样的方式推翻么? 赵匡胤于是感到悲哀。 难道……这就是宋的宿命么? …… 天幕画面慢吞吞的划过。 其实仁宗一开始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皇帝。 毕竟仁宗这人嘛,一大优点就是对臣子们十分放心的交权。 自打狄青坐上枢密使后,弹劾的奏折便如雪花一般纷沓而至。 但这种事儿主要还是看皇帝,仁宗自己装瞎看不到,那就是成百上千的奏折也是白瞎。 直到一个叫文彦博的臣子直接贴脸开大,当着仁宗的面弹劾了狄青一顿。 仁宗试图替狄青辩解:……狄青他,是个忠臣。 文彦博冷笑了一声:昔日太祖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么? 仁宗:………… 弹幕毫不客气的笑喷出声。 【哈哈哈哈哈哈哥们你是个猛人啊!】 【绷不住了,这是能说的么hhhhh!】 【赵大:骂谁呢你,骂谁呢你!】 【这波啊,这波属实是六啊!】 天幕前的赵匡胤额角青筋跳了跳,捏着杯子脸色青青白白好不精彩。 “……这小兔崽子!!” …… 狄青的枢密使满打满算干了不到四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