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宋嘉佑二年。】 四十万考生从全国各地赶赴京都,怀揣着期望和渴盼。 与会考生几乎占据了北宋文坛的半壁江山,像是应时代之命汇聚于此。 四十万考生中,共择选出388位新科进士,据传由于当年情况特殊,不少落榜的考生也格外恩科被朝廷选用。 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考大榜,史称——千古第一龙虎榜! …… 镜头如飞鸟一般呼啸着从高空滑落,将汴京城熙攘繁盛的全貌笼罩在内。 数万万考生若有所觉的抬起头来,刺目的阳光照的人下意识抬手遮挡。 一个黄衫青年一手挡着阳光,一手拿着一块儿饼子悠闲的啃,与周遭始终没放下过书籍的无数学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他身后,一个青衫青年执着书匆匆追上来,无奈道。 “哥!马上要开考了,你怎么还在这躲懒贪馋,抓紧时间再温习温习啊!!” 黄衫青年懒洋洋的,“子由,昨日我便告诉你了,这一时半会儿的看与不看又不影响什么,但肚子要是饿了,可就提不起劲儿答卷了!” 他伸手勾了勾,“有水没?噎住了,给哥来口水~” “喏。” 一个葫芦自然而然的递到他手里,青年接过来想也没想就咕嘟咕嘟往嘴里灌。 下一秒一顿。 下下一秒脸色涨红,腾的一下一蹦三尺高!! “苏、辙!!你小兔崽子想死啊,哪儿来的酒——” 话没说完,一扭头,青年对上了弟弟满脸惊恐的目光,以及一旁不知何时凑过来的两人。 递酒给他的那个一袭潇洒地白袍,这会儿正抱着肚子笑的乐的浑身颤抖。 见他瞧过来,那白袍男人微微正经了些,笑眯眯的行礼。 “兄台,在下对你的想法实在是再认同不过了,相见即是缘,不妨交个朋友?” 苏轼挑了挑眉,还没来得及说话,对面男人便坦然的自报了家名。 “在下李白,字太白,兄台不介意,喊我一声白兄即可。” “哦,我叫苏轼……” 下意识露出礼貌微笑的苏轼忽然顿住。 苏轼:……你叫什么玩意? 李隆基额角跳了跳,单手摁住了李白的肩膀,挤出一个笑容。 “犬子顽劣,二位不要放在心上,他只是恰好与各位认识的那位李白重名罢了。” 苏轼露出恍悟之色,看向李隆基的目光有点微妙。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您对诗仙很是仰慕啊,竟然为自己的儿子取了一样的名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