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况且,他还那样年轻。 薛举转头看看自己的儿子,一时面如土色。 他捂着脑袋精神恍惚的问属下,“……古时有投降的天子么?” 他属下有个叫褚亮的,闻言答道。 “当然有啊,南粤赵佗,蜀汉刘禅,近代萧琮,他们的家族如今还存在着呢,及时投降未尝不是转祸为福。” 薛举有些动摇。 另一个谋士听不下去,忍不住道。 “陛下,战争本来就有胜负,也不至于一仗打不赢就想着亡国的事儿吧?!” 薛举闻言讪讪,“什么话……我,我这不是考验考验你们么。” 【公元618年六月,薛举率全部兵力再袭泾州,直扑长安门户。】 李世民又率兵前来阻击,背靠粮道,坚城铸沟作防。 薛举此次孤注一掷,纵人数众多,仍算的上孤军一支。 “围城不出,把好粮道,待到敌军断粮之日,彼衰吾进,这场仗,我们就嬴了!!” 少年将军年仅十八便手握调令全军的大权,眼中却没有半分轻狂骄傲,相当的冷静明晰。 从无败绩并没有让他对自己过度膨胀,不管在什么时候,他好像都非常清楚的明白哪场仗应该怎么打才是最正确的。 然而,这场仗,李世民仍然犯了一个年少带来的致命错误。 从属的服从性。 因为此前在李世民的带领下轻易击溃过一次薛举的从属们对薛举怀着天然的傲慢,对此战术感到不认可。 “老大,那薛举算什么东西,让俺们带兵出城,定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他打的落花流水!” “就是!!围城有什么意思,干他娘的啊!!” 李世民眉眼一压,正欲怒。 然而身形一晃,一股晕眩袭来,呼吸也紧跟着急促了不少。 【围城期间,李世民突发疟疾,性命垂危,昏迷数日不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