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张懋请战-《明天子》


    第(2/3)页

    所以到了交战海域,最好有一处可以容纳船只修整的地方。

    这个战争规律,即便是到了铁甲舰时代,也是适用。即便战舰可以是核动力,人总不可能无限续航。

    如果之前打淡目的话,根本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首先旧港的港口物资,都可以供大军所用,其次,朝廷也是将满刺加划到自己一边的。

    但是而今这个局面却大大不妙了。

    如果旧港被打掉,南洋卫也失陷。

    朝廷在南洋的根基就没有了。

    当然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不能打,无非是困难一些而已。

    但是张懋比寻常人更明白旧港之所以能坚持到这个时候的原因,不就是北京那一位砸内库银子撑下来的?

    如果太子主持南洋战事,仗还没有打。

    先失去了皇帝保下几十年的旧港?让外人怎么看?

    而且如此一来,战事困顿,想要速战速决,是绝对不可能了。太子却不知道在南洋拖上多久?

    但是这个意见,刘大夏并不同意。

    刘大夏说道:“殿下,这一次征南之议,已经御前定策了。而今音犹在耳,就变更计划,让陛下怎么想?”

    “臣以为,当急报南京,战和大事情陛下决断。”

    刘大夏一切政治意图,都以太子继位为第一选择。

    所以,南洋的战事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皇帝心里留一个好印象。

    在处理所有事物的时候,他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皇帝是怎么想的?

    英国公张懋说道:“如果殿下迁延战事,当断不断,臣才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陛下想要殿下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君主,殿下心中也是明白的。”

    太子听了张懋这一句话,心中一亮,想起他成年之后,天南地北的跑,从最底层的小吏,到而今,经过的事情,本朝那一个太子都没有经历过。

    虽然太子对于皇帝将自己放在南洋,不能入京,心中颇有微词。但他也能隐隐约约的猜到皇帝的心思。

    皇帝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太子,而是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储君。

    太子立即下定决心,说道:“好,南洋之事,事不宜迟,自然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太子立即看见了英国公张懋。

    如果说刘大夏乃是太子的文胆,那么英国公张懋就是太子的武胆,如果说太子上一点军事上的东西都不懂,那也是假的。但很多时候,太子都仰仗张懋的计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