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伴读-《冰鉴离枪》
第(2/3)页
当初汉王为什么夺嫡之心久不能平,就是因为现在的状况和当初驻地还是燕王时,朱元璋的情况几乎是翻版。很有可能太子就会走在皇帝前边,由幼孙接位。
朱棣一直只是敲打,却也从未真的严惩汉王,其实也是留着后手。如果幼孙和他那个不堪的侄子差不多,那这天下交给汉王也就交了。从朱棣来说,都是自己亲儿子,坏了规矩也比江山旁落强出一万倍。
但是现在,汉王死的不明不白,而太子世子却在之前的乱局中,尽起南京驻守的精锐,以雷霆之势荡平了各地叛乱,展示出了不凡的文治武功。
到了现在,对朱棣而言,也就没什么好选的了。反而是开始为着政权的顺利交接做准备了。
帝王心术,一个皇帝其实最大的敌人就是手下的这些大臣了。尤其是朱元璋,朱棣两朝可以说是把权利都死死的把在了自己手中,连宰相之位都撤了。士大夫们的日子可远远不如宽松的宋朝舒服。
当没了外敌,朱棣现在考虑的却是,如果太子不能多坚持几年,给孙子铺好路。那他现在就必须开始考虑给朱瞻基培养心腹,以对抗朝中这些老狐狸了。
所谓伴读,其实就是近臣,提前给朱瞻基选的心腹重臣罢了。
朱棣这是阳谋,根本就不怕这些老臣们猜出来。因为伴读的首要一条就是官宦世家出身,身家清白。说白了,就是丢出个肉包子,让这些大臣为了子孙的前程整个头破血流,拉拢分化士族。毕竟对于皇帝来说,大臣们太团结可是要出事的。
宋大人灵机一动,就把黄烁给报名了。
在他看来,黄烁优势和劣势都很极端。劣势自然是背后缺少依靠,就自己这么个言官清流,实在作用有限。但优势却也极端,没有根基恰恰更为忠诚,能依靠的只有世子,更符合培养心腹的要求。而且一家人死的并不光彩,为了皇家的面子,这件事掩盖下去了。但从另一方面说,皇家确实欠了这一家一个交代。但凡朱棣动了一点恻隐之心,黄烁就有很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黄烁听到消息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但还要装出激动兴奋和故作成熟的控制。
宣德皇帝啊,那可是个麻烦啊。黄烁对这位不熟,除了知道宣德炉外,对这位的第一印象却是那位演员朱亚文。痞坏痞坏的,但很有能力。结合之前大兵横扫乱局的战绩,应该是个人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