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加起来总量可以,倒是难怪会被盯上。” “这边规划齐整的,才是大户。京城、松江还有海岱省的为主,国资的话,东北的有一些,但还只是竖了个招牌,可能是等中间人把这边的麻烦摆平吧。” 闻言,张浩南就专门下车去转了转,很多还是农田,田埂靠路边弄个招牌,有鸟瞰图也有一些废话,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招牌上单位来头才是有含金量的。 东北的国企不少,可见确实是有实力的二代要过来。 京城和松江的招牌就是各种“xx国际”“xx机械控股”,显然也不是只冲着刷金身,那是什么都要。 “原先这里的镇长,是跟徐主任的客户,是吧?” “对,现在已经调去毗陵市区了。” “准备点年货送过去。” “好的。” 张浩南确信重生前没有这么个产业规划,但现在却是各种力量的交织下,有了这么一个结果,还真是匪夷所思。 “东面那条公路是怎么回事?” “计划外的项目,有个将军的老家,就在孟河旁边……” “那这条将军路规模不小。” 哪怕是双向四车道,这条路摆明了就要从市区往这里拐一下,然后再通长江,能审批通过,还能开修,说明资金不是问题,立项也不是问题。 这位将军的后代也是有实力的那种。 “看来是有的斗了。” 张浩南也是感慨,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搞不好这毗陵的郊区,会引来另类的发展,大大偏离毗陵市原先的总体规划。 正常的节省资源路径,那肯定是毗陵市区和兰陵区不断融合,但现在幺蛾子太多了,都想一把吃个爽,倒逼毗陵市政府倾斜资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是非就太多了,很容易垮塌一大批,想想就头疼。 “老板,那咱们还去厂里看看吗?”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 张浩南说完,直接返回大巴车,“我回沙城了,你们留下跟毗陵市政府的人吃饭。溜了溜了。” “……” 秘书团的人都有“董事长助理”身份,留下应酬绰绰有余,就是比较折磨人。 不等他们再“谏言”两句,老板直接催促大巴车回乡,上了省道就往东边去了,那是一刻都不想停留。 (本章完)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