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板说什么都是对的。 即便是说错了也是对的,办砸了,则是小员工的错。 有鉴于此,秦宁也就不再纠结,用特效是否更省钱的问题了,意识到剧本中虚构出的“摇滚之城”就在东北时,他便会心地笑道,“池哥这是要给某个东北小城送福利啊。” 池景行笑着点头,“是啊,咱们到东北去找一个没什么地区文化特色的小城市,以为这个城市建立地标建筑,为其打造出城市文化名片为噱头,应该还是能得到支持的,到时候有相关部门的协助,就算是找当地的群演,也更顺利不是?” 什么是城市文化名片呢? 城市文化名片,就是能充分反映当地文化、经济特色,能代表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优质地方特色产品、特色景致、标志性建筑等。 城市文化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象征,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文化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浓缩出来。 文化,既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 文化是否繁荣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更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后劲和前景方向。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城一风情”,一座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往往和文化息息相关,而“文化地标”无疑是将抽象文化历史具象化、符号化的最佳载体。 文化地标,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既能浓缩了城市智慧和文化品味,又会成为市民的精神坐标和凝聚力的来源,或许还可以以人文品牌撬动城市发展。 人们聊起京城时,总是会说起“长城”、“四合院”、“天安门”、“长安街”等等。 而诸如“石家庄赵子龙”、“枣庄高长恭”、“渝城美女”、“蓉城麻将”、“孔子故里”、“玉林狗肉节”等等,也都属于城市文化名片。 像京城、长安、金陵等古都,很轻易就能找出无数张城市名片,但对一些历史不那么悠久的小城市,想找出能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名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早在前清道光年间,籍属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之时,襄阳人和南阳人便打起了,争抢诸葛亮躬耕之地的官司。 顾知府既不好得罪襄阳人,又不愿触怒南阳人,情急之下,便满头大汗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但和稀泥之举却无法消融两地的纷争,反倒让他们更理直气壮地争抢起诸葛亮来。 “对联门”之后,两地百姓的芥蒂反而越积越深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