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都内。 户部尚书顾言在房中来回而行。 陛下突然赐许清宵大内龙符,而后又将许清宵提拔为户部员外郎。 这摆明了要搞事情啊。 户部的水很深。 可以说深不见底。 每一个官员都牵扯许多是是非非,他身为尚书,也牵连其中,但并非是说贪污一类。 他身为尚书,又是先帝提拔而上,自然不可能会去做贪污之事。 说实话他接手户部之时,也是脸色惨白,提心吊胆,每一件事情都要考虑万分。 他也知道如今大魏遇到了什么问题,甚至他早就想动皇室一脉。 可顾言更加明白的是,皇室一脉动不得啊。 一旦动了,这些亲王郡王包括一些皇室子嗣,哪一个不要叫起来。 要知道大魏在外有不少藩王蠢蠢欲动,人家就等着朝廷出现问题,然后再借机出手。 如若动了皇室一脉的利益,大魏就真的完了。 可陛下拒见自己,这就表明了陛下的心意,她已经做好了决定,想来是麒麟兵符带来的底气。 拥有麒麟兵符是好,可这有些急了。 甚至说太急了。 外面还有三块兵符没有收回来,藩王之乱还没有彻底解决,怎么能动手啊。 “陛下啊!” 顾言深吸一口气,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眼下无论如何都应该劝阻许清宵,决不能让他胡作非为,否则的话,真会带来天大的麻烦。” 顾言心中自语,他知道让陛下回心转意很难。 可让许清宵住手倒不是没有办法。 “来人。” 顾言开口,呼喊属下。 “尚书大人,请吩咐?” 门外,有声音响起。 “去喊许清宵来。” 顾言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让人将许清宵带来。 “是。” 后者当下离开,去守仁学堂寻许清宵。 大约一刻钟后。 对方回来了。 “尚书大人,许大人说他有事在身,今日就不来了,说明日会来户部任职。” 对方如此说道,此言一出,让顾言微微皱眉。 半响无声,外面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人,需要再去请许大人一趟吗?” 对方问道。 “不了。” 顾言摇了摇头,既然许清宵说明日来,他也有耐心等。 与此同时。 怀宁王府内。 怀宁王端坐在大殿中,显得老态龙钟,而他面前跪着一名男子。 “告诉诸王,若陛下当真敢将刀口对准皇室一脉,竭尽全力弹劾许清宵。” “若许清宵不死,便以清君侧之名,斩杀奸臣,知道吗?” 怀宁亲王开口。 自陛下旨意宣出后,怀宁亲王第一时间便猜到了陛下想要做什么。 压制皇室一脉,缴纳税银于国库,这件事情站在国家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若盛世之时,养一批皇室子弟没有任何问题,可现在国家衰败,自然要一刀切。 可这一刀要是切下来,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比杀自己儿子要恐怖百倍,杀自己儿子,也只是自家的事情,其他藩王上上奏章,不过是看看陛下的态度。 真因为这件事情而造反,他们不敢,因为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 可如果真的将刀口对向大魏皇室,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京都内的郡王亲王还好说一点,毕竟还在京都。 但在外面的藩王们,可绝对不吃这套。 让他们出血?比杀了他们还要难过十倍。 这是天赐良机啊。 怀宁亲王现在恨不得许清宵赶紧把这一刀砍下来,只要这一刀落了,他就有数百种办法,置许清宵于死地。 而且是必死。 哪怕是女帝硬要保许清宵,也保不住。 天下藩王可不管你那么多。 “还以为是什么大才,没想到竟是这般,本王高估了。” 怀宁亲王心中自语,对许清宵的评价,莫名下降了不少。 不仅仅是许清宵,还有女帝。 刚拿到麒麟兵符,就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动刀子吗? 可笑啊! 此时,安国公府。 有不少列侯国公聚集,陛下旨意宣出后,他第一时间便知道女帝在想什么。 许清宵大闹刑部,怒斩郡王,已经有威望,而后着手查办户部,针对最为麻烦的税银。 他们如何不急。 “这下子要是许侄儿敢闹,那就要出大事啊。” 卢国功开口,第一个出声。 “恩,如今大魏税银,唯一可以动的便是皇室一脉,大魏开国之时,皇室一脉也要缴纳税银,自力更生,直到后面盛世来临,国家富裕,这才有许多恩惠。” “眼下大魏国力衰弱,若陛下真想要从皇室一脉下手,只怕会引来天大的麻烦啊。” “安国公,你是国公之首,而且与许侄儿关系不错,要不你去与许侄儿说一说?不然,当真会惹来麻烦。” 几位国公开口,包括一些列侯。 他们虽然贵为国公列侯,但皇室的福利,他们是享受不到的,唯独皇室一脉,才有特权。 所以聚集在一起,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是怕许清宵这种性格脾气,惹来大祸啊。 “行了!不要说了。” 安国公开口,众人在旁边七嘴八舌,他根本没有听进去。 这件事情他又不是不知道,需要这帮人一直说吗? 听到安国公这般开口,众人安静下来了。 “陛下旨意,是让许清宵管税银,皇权特命,这一点我等改变不了。” “大魏的税银,已经高达三成,无法再从百姓身上取之,只能从皇室身上取。” “不过尔等也不要担心,许侄儿看似鲁莽,可实际上心思缜密,我等能猜到,他也能猜到,眼下大魏的局面,他应该已经有所知晓了。” “这样,老夫亲自去找他一趟,但具体如何老夫不敢明说,该劝会劝,你们也莫要担忧了。” “只是.......做好万全之策,两手准备,肯定没错。” 安国公不愧是国公之首,他知道现在面临着什么,但也知晓许清宵的性格,故此没有直接说什么,只是尽可能去劝阻,能不能成他不确定,但也会将众人的心意说出来。 只不过大家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真要出了事,就只能硬顶着了。 “恩。” 众人点了点头,同时莫名有些感慨,自许清宵来了京都以后,实实在在有些离谱,每每有点举动,都是惊天动地的。 而且一次比一次夸张,让人实在是难以琢磨。 “行了,你们在这里等吧。” 安国公起身,朝着守仁学堂走去。 没办法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必须要去一趟,平时许清宵怎么闹腾都行,但这一次真不能乱来了。 安国公离开了,众人望着安国公的背影,各自都陷入了沉默。 一刻钟后。 守仁学堂外。 安国公渡步而来,恰好看到了一道人影,是刑部尚书张靖的。 “张尚书。” 安国公喊了一声,后者正准备进入守仁学堂,然而听到安国公的声音后不由止步了。 “见过安国公。” 张靖走到安国公面前,十分客气道。 只是很快,张靖继续开口。 “安国公这是......要找守仁吗?” 张靖问道。 “恩,找他有些事。” 安国公点了点头。 “那行,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张靖没想到安国公也会来,所以第一时间想走,毕竟自己找许清宵有别的事情,安国公在,怕不太好说。 “别走,一同去吧,你我心意一般。” 安国公制止了,反而让张靖留下,此言一出,张靖顿时明白了。 他没有多说,与安国公一同进入守仁学堂。 学堂当中。 许清宵拿着大内龙符开始细细研究。 龙符由纯金打造,周围环绕宝石,正面刻龙符二字,反面刻大内二字,两旁雕龙画风,绝对是一件珍品,而且许清宵感觉得出,这块龙符不是普通之物。 内蕴一缕帝威,是一件宝物,至少也是灵器级的。 这龙符陛下也没几块,见符如见朕,许清宵自然要好好端详,以后看情况能不能复制一块来,万一陛下收走了,自己去外面惹事,可以拿出来吓唬吓唬人。 如此大胆的想法,若是让别人知道,估计要夸一句。 奇思妙想。 也就在此时,两道身影走来,许清宵立刻看去。 安国公和张靖。 “见过安国公!” “见过张尚书!” 许清宵拿着大内龙符,朝着两人一拜。 刹那间,两人连忙朝着许清宵深深一拜。 “臣,拜见陛下!” 两人有些慌张啊,这大内龙符是什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而是一件宝物,他们若是不敬,陛下是有所感应的。 否则怎敢说‘见符如见朕’? 看到两人如此,许清宵立刻将大内龙符收起,然后笑呵呵地朝着两人在此行礼。 这回两人才勉强接了这礼。 “国公,张大人,有什么事吗?” 许清宵请两人落座,同时略有些明知故问道。 “什么事?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张靖第一时间开口,他拉着许清宵坐下,本来想要继续说,不过看了一眼安国公,后者点了点头,张靖就没什么顾忌了。 “守仁啊守仁!老夫之前就跟你说了,让你低调一点,最近安稳一点,你回头就搞出这种事情来,老夫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了。” “你之前种种胡闹,老夫就不说了,但这一次,你一定要听老夫的,绝对不要碰税银。” 张靖直接说明来意,他也不废话什么了,没必要藏着掖着。 此话一说,许清宵有些皱眉了。 “张尚书,如今国库空虚,若不动一动税银,大魏难以支撑。” 许清宵开口,不得不说这帮朝臣当真是一个比一个老狐狸,陛下这才刚刚宣旨,他们就全部知道自己的心思了。 “我明白!可你也要知道,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税银之事,牵扯太大,尤其是诸王之争,这件事情已经超脱朝堂之外了,是你我都不能碰的事情。” 张靖苦口婆心道。 大魏江山,内忧外患,这个内忧,不仅仅是北伐之争,还有经济问题。 而这个外患,也不仅仅是边境蛮夷,还有诸多事情,比如说藩王之乱,你解决不了就不能在他们头上动刀子。 张靖说的一点都没错。 一旁的安国公点了点头,但他没有说话,不过许清宵只要否决,他马上也会加入劝说大队中。 然而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