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魏皇宫内。 李广孝急急忙忙跑来,他激动的快要哭了啊。 他真的很激动。 许清宵提到的水车工程,他是越想越觉得可行,越想越觉得这是镇国神器啊。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明,但却能改变现在大魏的生产能力。 实话实说,李广孝对许清宵的看法已经变了。 之前是觉得,许清宵此人很聪明,是个大才。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觉得许清宵何止是大才啊。 才气万古这就算了,有刑部之才,也就算了,有户部之才,也就算了,可现在竟然还懂得农业。 而且最绝的是,许清宵是抽空折腾一下,就折腾出这种安国神器。 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人啊? 李广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许清宵了,他感觉自己发现了一座宝藏,每天都能获得不同的惊喜啊。 不过李广孝更加知道的是一件事情,自己必须要快点来皇宫,将这件事情跟女帝说清楚。 一来是让女帝推动水车工程,二来是让女帝重视许清宵,不是现在这种重视,而是无比的重视,让女帝知道许清宵之才华,让女帝把许清宵保护好来。 一点都不能伤着许清宵,谁要是敢动许清宵,谁就是大魏的仇人,死仇。 什么王爷不王爷,什么六部六部,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藩王造反,也要保下许清宵。 想到这里,李广孝的声音再次响起。 “陛下!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他走入大殿,极其失态。 “老师,发生了何事?您为何如此?” 女帝从龙銮中走出来,她看向自己的老师,眼神之中满是好奇之色。 自己的老师,可是三朝元老,历经三位帝王,聪明绝顶,大魏历经许多灾难,都是被李广孝一手平定,而且这位老师从来不在乎名利,他不愿当官,反而喜欢云游四海。 所以女帝有些好奇,她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自己这位老师这样失态。 踏入养心殿内,李广孝的声音响起。 “陛下,天佑大魏啊。” 李广孝还是忍不住喊了一声,随后他深吸一口气,使自己平静下来。 “陛下,可否借臣纸笔。” 李广孝如此说道。 “赐墨。” 女帝出声,当下便有人送来纸笔,放在李广孝面前。 而李广孝咽了口唾沫,握紧毛笔,在白纸上绘画着。 大约一小会,李广孝制图结束,将此物推出道:“请陛下观览。” 女帝一挥手,当下白纸微微浮起,不多时便出现在眼中。 是水车的绘画图。 仔细观看水车图,女帝的面容也逐渐有了变化。 “田地灌溉。” 女帝瞬间便意识到这是什么东西,她有些惊讶,虽然图纸比较粗糙,可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问题,无非是细节上没有全部绘画好来。 但她也能感觉到这个东西的价值。 “老师,此物可有全图?” 女帝直接问道。 “有,不过臣这里没有,此物是许清宵设想出来的。” “而且已经做好了。” “陛下,您还记得许清宵怒斥大儒,您下了一道圣旨,要 罚南豫府百姓一成税收吗?” 李广孝开口问道。 “记得。” 女帝点了点头。 “许清宵对百姓有些愧疚,所以发明了此物,而后让朋友在南豫府打造水车,进行了了简单的测试。” “结果这次季收,南豫府的粮产多增四成。” 李广孝有些激动道。 “四成?” 女帝露出一抹惊讶之色。 “回陛下,此事想来南豫府府君应该写好了奏折,按这个时间,各地粮田收成奏折应该到了户部,可以让人去查。” 李广孝如此说道。 “婉儿,去户部一趟,速查。” 女帝立即开口道。 四成增收,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只是一个小地方突然增加四成粮产,倒也没什么,可整个南豫府都增加四成粮产,那就不是小事了。 尤其是按照李广孝所言,南豫府都这次提升启四成的粮产,依靠的是一种工具,身为帝王,她怎能不知这其中的厉害。 李广孝没有再说话了,他静静的等待着消息,不过他呼吸之间依旧带着一些急促,看得出来他真的很激动。 身为三朝元老,李广孝实在太清楚如今的大魏到底缺什么了。 七次北伐,打空了大魏的家底。 大魏的人口少了足足两成,还有扣除三成老弱病残,加上女子,所以大魏如今缺少劳动力,不知多少百姓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一口,以致于百姓颇有民怨。 也正是因为百姓有民怨,所以各地藩王这才敢胡作非为,从而一步一步给大魏王朝施加压力。 藩王之乱,自古以来都难以避免,任何计谋无论是打压还是分化,都无法做到杜绝。 而唯有民心,才能真正杜绝藩王造反。 还是那句话,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不会支持有人造反,可要是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那就不一样了。 许清宵这个水车工程,不敢说能让大魏所有百姓现在就吃饱,可如果许清宵没有撒谎,只需要五年,甚至都不需要五年,大魏至少能缓解极大的压力。 七成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饱饭,剩下三成可能吃不饱,但不至于吃不上饭。 不仅仅如此,国库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粮产税收,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大魏的国库收入,每年都要翻倍啊。 一刻钟后。 赵婉儿回来了。 入殿之后,赵婉儿的步伐极快,手中拿着南豫府都交上来的粮产奏折。 “陛下!” “经查证,南豫府上半年收成,的确比去年下半年多了四成,去年晚稻为七十万石粮食,今年早稻为一百零二万担。” 赵婉儿将奏折呈现上去。 女帝接过后缓缓展开,只是一眼,紧接着便将奏折合上。 “许清宵!竟有如此之才能!” 此时,女帝彻底无法淡定了,她可以不相信李广孝,也可以不相信许清宵,但不可能不相信奏折,这要是敢欺骗自己,那就是大罪啊。 “呼!” 女帝缓缓吐出一口气,看向李广孝道。 “老师,您是何意?” 她直接难道,询问李广孝的意思。 “陛下,老臣还未说完。” 李广孝没有回答女帝的问题,而是告诉女帝自己还没有说完。 “老师请说,朕,洗耳恭听。” 女帝不急,让李广孝说完。 “陛下,您应该知道老臣如今在许清宵家中。” “今日,有人从南豫府而来,带着书信找他,听到许清宵说南豫府粮收多了四成。” “陛下,您猜一猜,许清宵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李广孝开口,询问女帝。 “应该比较开心,毕竟增长四成,是大功一件,不过以的傲性,或许会很平静。” 女帝不假思索道,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当然许清宵如此大才,有傲性也正常。 “不。” “陛下,许清宵第一反应是不满。” 李广孝的声音又有些激动起来了。 “不满?” 这回女帝有些惊讶了,而一旁的赵婉儿也有些好奇了。 四成还不满? “老师的意思是?” 女帝似乎猜到了什么,眼神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陛下猜的没错,许清宵完全就不满这个数目,老臣当时忍不住询问了几句。” “您知道许清宵是怎么说的吗?” “他说,他的预期是粮产翻倍,只增了四成,他并不开心,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李广孝说到这里的时候,一张老脸都涨红起来了。 “粮产翻倍?” 这一刻,女帝站起身来了,她注视着自己的老师,如果眼前的人不是自己老师,她绝对不会相信。 “这怎么可能?” “等等!荒废之田?” 女帝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不过很快她猜到了一个可能性,想要让粮产翻倍,也不是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那些荒废的良田重新播种。 “不!不!不!” “陛下,如若是这样,老臣绝对不会如此失态。” “许清宵的意思是说,正常情况就应该要翻倍,如若动用起荒废之田,那就不是翻一倍,而是翻两倍了。” 李广孝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都再颤抖啊! “两倍!” 当听到这个数额时,女帝彻底震惊了。 翻两倍? 这意味着什么? 大魏国库每年翻倍,一万万两稳定王朝基本开销,一万万两拿去发展国家,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极其可怕的。 最直观的一个好处,一旦百姓吃饱了饭,就愿意多生孩子,人口也会提升上去,诞生许多劳动力,这是最直观的一个好处。 日积月累之下,只需要五年,大魏便会迎来小盛世。 就依靠此物? 女帝不敢相信。 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忽然在外响起。 “报!” “南豫府府君李广新万里加急,送来密函。” 随着声音响起,女帝直接开口。 “呈。” 当下,赵婉儿朝着大殿外快步走去,将密函接过,而后直接递给女帝。 拆开密函。 女帝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开始阅读密函内容。 过了良久。 女帝整个人愣在原地了。 她身为大魏的帝王,以女子身份,登上皇位,看似年轻,可经历无数事情,可以说任何大风大浪她都见过。 但当看完这封密函后,她愣住了。 “陛下,南豫府府君说了什么?” 李广孝开口,忍不住问道,这是他第一次见女帝如此模样。 “老师,您自己看吧。” 女帝没有说什么,只是将密函交给李广孝,后者接过密函,开始认真阅读。 一小会后。 当李广孝看完南豫府府君的密函,他整个人也沉默了。 南豫府府君送来的密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上言奏折,另外一部分则是水车的全图,任何一个细节都没有错过,全貌展现。 之所以沉默的原因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