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守仁学堂。 传信的太监已经走了。 留下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的许清宵。 一天之内,化解朝堂上的矛盾。 户部尚书,武官一脉,还有民间百姓,一口气解决三个势力的矛盾,这谁干得了啊? 许清宵有些郁闷了。 但没办法啊,陛下都下旨了,虽然没说做不到会有什么惩罚,但按照女帝的性格,要是自己没办好这差事,估计再她心中的权重肯定得下降。 得了,跑不掉了。 待太监彻底离开,许清宵转身回到了学堂内,他去找陈星河了。 自己刚说点话,回头女帝就吩咐自己做事。 巧合吗? 可能是。 但许清宵还是来看看自己师兄在干什么。 透过窗户,许清宵看见了自己的师兄,正在认真看书,时不时还露出一抹说不出来的笑容,仿佛已经沉入其中。 讲道理,师兄应该不可能接触到女帝啊,也不可能帮女帝监视自己啊。 如果不是师兄的话,还会是谁呢? 杨虎杨豹?得了吧,真要让他们来监视自己,还不如让自己师兄。 新来的厨子? 许清宵看了一眼厨房,李广孝炒菜很热情,甚至还端起炖汤的盖子,稍稍尝了口汤味,看看咸淡。 这也没必要啊,女帝派个这种人来监视我? 不可能是这个人。 再说了,女帝监视自己干什么?被发现了,尴尬不尴尬? 想了想,也只是巧合吧,算了,不管了,先去解决事再说。 陛下规定了一天时间内,许清宵倒也不是很急,之前说一天,虽然略带吹牛的性质,但真要让自己来,还真能做到。 不过得做好一些准备。 想要化解这个矛盾,无非就是四个步骤。 说服户部尚书! 说服其他三部!礼部是儒道一脉的,不需要理会,再说了财政方面,礼部插手个毛?工部也不用去说服了,就是刑部和吏部走一趟。 说服武官集团。 最后就是说服百姓了。 按照这个顺序,许清宵要制定不同的计划。 “杨虎杨豹,去一趟户部,带几个人去番商街通知一声,让他们把近期的账本交出来,说我要查。” “赵大赵二,你们去外传播一些消息,就说南豫府府都水车工程,并非是工部尚书李彦龙所造,而是我研究而出,其余就不要说了,再将最近两日从南豫府入京之人,带到刑部彻查一番。” “李健李康,你们二人去一趟安国公府,就说我今日会去拜访,让安国公请些人来,有事商议。” 许清宵将事情吩咐下去。 当下,六人领命。 一炷香后,户部带着杨虎杨豹两兄弟前往番商街,一个通知下去,不到半刻钟,所有番商将账本全部齐齐送至而来。 如今的番商街依旧热闹,甚至比以往还要热闹几成,毕竟以前来这里,都害怕被坑,可现在随着各种新政下来,再加上前些日子许清宵这一闹腾。 这些番商哪里还敢作奸犯科?就算是胆子大的,至少现在是不敢。 所以不仅仅是人多了,交易也频繁了许多,原来都是靠坑人,一天坑人两三个,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时辰就有四五单生意做完了。 不得不说的是一件事情,收入比以前多了一些,大家都规范做生意,价格都回归到正常,百姓们出手也阔绰,以前想买又不敢买的东西,现在都买回去了。 毕竟番商的东西是好东西,无非是要价太离谱,或者是拿假的当真卖。 现在东西是真的,有收据为证,也不怕什么,自然百姓也愿意花钱购买了。 厚厚的账本堆积而来,户部官员倒也直接,现场开始核算,通过许清宵的新型算术,大约一个时辰后,大致的账单算清了,准确度极高。 不过当核算结束后,几个户部官员都有些咂舌了,因为数额有点小夸张啊。 “两位大人,核算清楚了,我们就先回去了,麻烦告诉许大人一声,我等对他都极为仰望,若下次还有什么,尽管招呼。” 几人将账本给了杨虎杨豹两兄弟,微笑着说道。 “客气了,几位兄弟要是没事就来学堂坐坐。” 杨虎杨豹兄弟二人笑道,拿到账本后,也就告退离开。 自从许清宵地位上涨之后,他们两兄弟在京都也算是有些身份了,不少权贵见到也会打个招呼,有时候六部官员看到自己,还特意拉着聊几句天。 虽然两兄弟知道,这帮人都是因为许清宵而看重自己,但这不妨碍他们虚荣心爆棚啊。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 杨虎两兄弟回到了守仁学堂。 将账本交给许清宵。 “大人,这是番商街七百多家店铺的账本综合,户部已经核算清了,请大人查收。” “好,你们休息去吧。” 接过账本,许清宵扫了一眼,跟自己预想不错。 看完账本之后,许清宵直接离开学堂,可以去找户部尚书谈一谈了。 只是,等许清宵离开后,李广孝也收拾收拾,去外面买菜了。 李广孝显得很谨慎,也担心许清宵察觉到他,所以第一条路线是往菜场走去,而且也买了不少蔬菜肉食。 确定没有人跟踪后,李广孝这才朝着皇宫小道走去,拿出相应的令箭,一路畅通无阻。 养心殿中。 女帝已经等候了许久。 “老臣,见过陛下。” 李广孝出声,这一次到没有显得很激动。 “平身。” 女帝开口。 面对自己的老师,女帝倒也没有显得太过于深沉,直接开口。 “老师,许清宵说一日便能解决朝堂矛盾,您如何看待?” 女帝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前日在朝堂上,自己已经发怒了,而顾言却没有丝毫退让,文臣儒官虽然表面上不说话,可不说话就是一种默认态度,再加上武官一脉就更别说了。 水车工程一旦推广开来,国库就空虚了,还谈什么北伐,如若不北伐,这些武官也不会答应。 再者民间也有许多人造谣生事,这些造谣的人,她也清楚是谁,只是无心管辖。 她想过这个问题,至少三个月才能真正推广水车工程,而且绝对不可能是五十郡。 实际上推广水车工程,直接定下五十郡地,只是她的初次开口罢了,身为帝王,她更懂人心以及朝堂利益。 但开出这个口,就是取一个互相满意的数额,五十郡有些夸张,但一郡之地,自然不可能。 水车拿出来,必会被其他几个王朝拿去模仿,不过她也不傻,工部打造出来的图纸,她做过一些手脚。 这也导致满朝文武看到样品之时,并没有惊为天人的感觉。 但不管如何,外邦若是拿去,偷偷生产模仿,只要有效果,对大魏来说就是不利。 所以她也有些头疼,既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又必须要得到一个满意答案,这两日连饭都没有吃,一直再想这个事情。 可没想到的是,自己老师送来天旨,告知自己,许清宵说能一天之内完成? 不管是真是假,她第一时间下旨,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莫名觉得许清宵敢说这种话,肯定有方法,至于能不能再一天内完成,这个另说。 “陛下,老臣认为,许清宵的确合适当中间人。” “他与六部关系还算不错,除了礼部和吏部,其余四部都算不错。” “再者他也是户部侍郎,老臣知晓,户部尚书非常器重许清宵,甚至愿意扶持许清宵成为下一任户部尚书。” “至于武官一脉,对许清宵也颇有好感,至少他们的儿孙也在许清宵学堂入学。” “老臣仔细想想,许清宵当真从中调节。” 李广孝简单分析一番,认为许清宵的确可以从中调节。 “那,一天内,他就能解决此事吗?” 女帝继续问道。 “一天之内或许有些夸下海口,但十日之内,老臣相信应该不难。” 这是李广孝的评价。 一天说实话,他也不信啊,带点吹嘘成分很正常,毕竟是跟自己人说话,谁都会吹一点。 “恩,朕也是如此认为的,若是他能在十天内解决此事,朕,自然对他格外赏赐,甚至说一月之内解决此事,朕也有重赏。” 这番话,女帝并不是随口说说,因为在她的预算之下,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解决,而且只能将水车实行在二十五郡左右。 如果许清宵能再半个月内完成,并且还是完成五十郡地推广,那就是大功一件啊。 “恩,不过陛下也要做好准备,毕竟十日内完成不是难事,但许清宵也懂得取舍,他无法说服户部尚书顾言等人,先试点五十郡,估计二十郡左右。” 李广孝又加了一句话。 推广五十郡,这不可能,您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女帝点了点头,她倒也明白,所以并不抱太大希望。 别的不说,光是户部尚书顾言,想要劝好他?没有个十天,估计都难。 也就在此时。 户部当中。 顾言正在书写奏折,虽然陛下没有上朝,可奏折不能不写,他一定要让女帝明白,这件事情绝对不能推广。 而且无论谁来劝自己,自己都不会答应,因为这涉及的是国之根本。 容不得玩笑。 再扫了一眼一旁的水车图。 顾言更是厌恶至极。 这个李彦龙,真是个王八蛋,好好的发明什么水车,什么破玩意? 发明这玩意的人,脑子就是有问题,没错,他就是骂李彦龙。 砰砰! 敲门声响起,是门外的侍卫。 “顾尚书,许大人来了,说要来见你!” 声音响起,顾言皱了皱眉。 许清宵这个节骨眼出现做什么?是帮陛下当说客的? “不见。” 顾言直接拒见,他猜到许清宵来的目的。 给陛下当说客?想都别想,虽然自己器重他许清宵,可有些事情可以商量,有些事情不可以商量。 关于水车之事,他绝不可能妥协,自然而然不见许清宵。 死都不见。 不管许清宵说什么都不见! 砰砰! 敲门声响起,侍卫的声音传来。 “顾大人,许大人说,来给户部送钱了。” 随着侍卫的声音响起,顾言顿时一愣。 送钱? 还有这种好事。 “快点请他进来。” 顾言将奏折合上,站起身来瞬间换了个模样,面色温和,带着笑容,虽然有点强挤,但还是得笑。 别人如果说这话,他死活不信,但自从许清宵帮国库赚了十几万万两白银后,他对许清宵可谓是无比器重。 完全相信许清宵的户部才能,只要许清宵今日不是来当说客的,他好吃好喝招待。 想到这里,顾言特意起身,去拿一些上等茶叶来招待许清宵,不能怠慢了这位财神爷。 也就在此时。 房门打开了。 “下官许清宵,见过顾尚书。” 见到顾言,许清宵满脸笑容,手中拿着一些账本,笑呵呵道。 “守仁啊,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来来来,正好有人给老夫带来一些上等茶叶,来喝一喝茶。” 顾言满脸笑容,丝毫没有方才半点愤怒之色。 “顾大人,清宵这次过来,是有两件事情跟您说的。” 许清宵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显得有些开门见山。 “你说,你说。” 顾言笑呵呵地说道,同时摆弄着茶叶。 “这第一件事情,倒也简单,我听说了朝堂上的事情,陛下打算拨款五万万两给工部,让工部生产大量水车,只不过大人您不答应,清宵这次过来,就是希望尚书大人答应下来。” 许清宵很直接,一点弯子都没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