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基本上送入宫中的太监,都是家中穷苦无比,亦或者是一些老太监们在外面收养的一些弃婴。 否则的话,正常家庭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皇宫当太监?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太监们极度自卑,也极度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没了命根子,谁会认可他们?就连女人都不会认可他们。 而这一点,他们知道,所以他们很希望有朝一日,能人前显贵。 毕竟越是没有什么,就越想要表现什么,这也是不少男人都要吹嘘某某东西非常牛的原因。 女人相反,女人通常是贬低,比如说什么,这么大有什么用?看起来不丑吗? 这是人性问题。 而天下人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许清宵却注意到了。 太监势力,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势力,他们拥有实力,而且身居皇宫,一个个心思缜密,不缜密的早就死了。 而且因为身体缺陷问题,他们内心有些畸形,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太监都是如此,但大部分一定是这样的。 再加上常年受到文武百官的冷眼和鄙夷,他们比谁都想要翻身。 最最最主要的是,他们会效忠陛下,而且是死忠于陛下。 原因很简单,太监是什么?天之家奴,他们不可能把控朝廷的,除非是特殊环境。 太监没有后代,不可能造反。 天下人畏惧太监,但内心绝对不会与太监成为一路人,这是本能上的瞧不起,表面上可能喊一声公公,背地里可能就是一句阴阳人烂屁股。 而他们的权力,他们的荣耀,他们一切的一切,都是陛下赏赐。 国家破灭了,敌国之人可不会放过这些太监,尤其是祸国殃民的太监。 毕竟文臣武将降服之后,可以帮自己管理国家,帮自己去外面打仗,一帮太监有什么用?卖主求荣的人,有那个帝王喜欢? 以上三点,只要是有脑子的太监,都会明白。 所以这帮太监,只会无脑支持皇帝,除非说皇帝一点作用都没有,那他们可能就会欺主,但如果是这样的皇帝,太监欺不欺主是其次,文武百官会不会欺负?各地藩王会不会欺负? 这些都是问题。 那么再围绕皇帝的情况下,他们一心一意会去为皇帝办事,会形成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让他们去搜集什么情报,他们便会去收集什么情报。 让他们去杀谁,他们就会去杀谁,甚至衍生到后面,那个党派势力大,女帝不好出手压制,那么这些太监们自己就会去调查,发现对方的问题,直接拿出来公开处刑。 贯穿古今,其实真要回头去看看,自古以来,太监祸国殃民的确不少,可他们背后的人是谁?不就是皇帝吗? 无非是有些皇帝的的确确被蛊惑罢了,但大部分的皇帝,都是在幕后指挥,杀谁与不杀谁,都是他决定的,太监有什么资格决定? 就好比刘勤,魏忠贤,任凭他们权势如何滔天,什么八虎,什么九千岁,到头来还不是死在一张圣旨之下。 所以,如果能好好利用太监这股力量,这对大魏来说,简直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尤其是对现在来说,这一把宝剑,绝对不会伤到大魏,只会为大魏女帝铲除异己。 真有伤自己的时候,完全可以重新铸造一把新的宝剑,这太监群体彼此之间也有争斗,毕竟这帮人根本不会在乎情面不情面。 说他们是唯利是图的小人,一点都没有形容错,而小人利用起来,则极其简单。 阉党。 一定要培养出阉党。 “如若阉党真能形成,可以为我解决太多事情了,三商之事,一切来龙去脉,都可以调查的清清楚楚。” “大魏权贵,所有人的行为举止,也尽在我眼前,无需担忧,也无需提防。” “甚至,这帮太监里面不缺乏真正的高手,以后我出宫离开,也有人为我保驾护航。” “至于有人贿赂他们,有人讨好他们,这些都无所谓,他们越贪,我越容易控制,陛下也越容易控制。” “如果他们不服我,那他们的死期也到了,我身为大魏六品正儒,户部侍郎,民心所向,又有武道实力,敢跟我反水,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我也必须要提前提防,毕竟这群阉党若是真正发展起来,会是一股极其可怕的势力。” “对陛下来说,这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剑,很难噬主,但对我来说,可不一定,我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要有应策之法。” 许清宵没有因为阉党而迷失了心智,培养出阉党,可是有,但自己也必须要拥有底牌。 可以压制阉党的底牌。 如若有朝一日,这帮阉党敢反水,那自己直接弄死他们。 毕竟阉党终究是陛下的势力,无非是眼下可以帮到自己罢了。 而培养出自己的势力,这一点很麻烦,自己是户部侍郎,也不是什么超级权贵,虽然是个子爵,然而跟大魏的那些权贵比起来。 自己连个屁都不算,人家底蕴有多强?自己底蕴是什么?说好听点子爵,说不好听点,连入门都算不上。 所以如果自己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十分之难。 但很快,许清宵忽然想到了一样东西。 “我怎么把这玩意给忘了!” “嘶!真的有点蠢。” 许清宵一拍大腿,他觉得自己实实在在有些愚蠢了。 他忘记了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是一张超级底牌,一张只要成长起来,就可以让任何势力忌惮的底牌。 哪怕是陛下,除非确定跟自己撕破脸,否则的话,这张底牌能让陛下也不敢找自己麻烦。 而且这个应策之法,也十分简单。 甚至说,相当简单。 想到这里,许清宵开始在宣纸上疯狂写字,制定自己这个计划。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莫说与大魏文宫和大魏权贵为敌了,就算是再加上整个朝堂文武百官,许清宵都不怕了。 大约半个时辰。 大魏京都。 街道当中。 李守明喝了口药汤,而后从家中走了出来。 他昨日自毁明意,儒道之路彻底废了,而且身体也受到了一定的反噬,需要药汤来弥补。 对于昨日的冲动,李守明没有任何后悔,如若说真要后悔的话,他唯一后悔的地方,就是一点,那就是没好好骂一骂孙静安。 身为文宫大儒,不偏袒大魏文宫的学生,他可以理解,但处处偏袒十国大才,导致大魏受辱,这一点他无法接受。 可愤怒归愤怒,生气归生气。 但没有任何意义了。 毕竟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明意儒生,做不到许清宵那般,以千古诗词辱骂大儒。 也凝聚不出什么才气东来三千里的异象。 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曾经还好一点,是一个儒生,现在就是一个普通人。 想到这里,李守明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那三千里的才气,心中稍稍有些安慰。 曾经他对许清宵有所抱怨,甚至一度认为许清宵狂妄无比,可今日他太理解许清宵了,也太明白大魏文宫的情况了。 他甚至觉得有些内疚,不了解许多事情的情况下,对许清宵产生敌意,而反过来看看,许清宵只怼过大儒,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 相比之下,两者气度,完全是天壤之别啊。 或许,这就是大才吧。 李守明走在街上,心中如此想到。 而此时此刻,数十道身影忽然出现在李守明身旁。 “李兄,你没事了吧?” “李兄,好了些吗?” “李兄,你昨日实在是有些冲动啊。” 数十道身影出现,这些人都是大魏文宫的学生,他们本来相聚在一起,打算去酒楼谈论一些事情。 可没想到在路上见到了李守明,当下自然一个个凑了过去,询问李守明的状态。 毕竟曾经都是同学,李守明如今自废儒道,脱离大魏文宫,可他们并没有嫌弃,也没有划分界限,原因无他,说到底还是孙静安昨日做的有些过分。 李守明只是冲动一些,但这冲动不是无脑,反而是有骨气,有血性,自然众人特意过来询问。 “还好,并没有什么大碍。” “昨日的事情,就不说了吧。” 见到众同学走来,嘘长问短,李守明心中还是有些暖意的。 不过对于昨日的事情,他并不想继续商谈,免得牵扯众人。 “有什么不能说的,孙儒本身就有些做错了。” “就是,如若不是许兄,昨日我等脸面都要丢尽了。” “李兄,说实话,昨日你自毁儒道后,我也想加入,但我没有你如此勇气,说起来还是惭愧啊。” “我等读书人,最主要的就是蕴养浩然正气,自毁儒道,伤了根基,以后莫说成大儒了,就算是重新回到明意境都难,否则的话,我昨日也决然自毁儒道。” “恩,李兄,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文宫不少人为你喊冤,甚至已经联系了几位大儒,要不了多长时间,孙儒就会表态。” “如若说,孙儒表态,你还愿意回文宫吗?” 众人出声,有些人愤愤不平,昨日也想与李守明一般,自毁儒道,可他们还是没有勇气,毕竟他们身为读书人,就是要提升儒道品级。 否则的话,这辈子就只能去教教书了,没什么作用,毕竟儒者,不说未来荣华富贵,可至少受到不少人的尊重,这让他们十分难以舍弃。 但也有人询问李守明,如果孙儒给个台阶下的话,李守明愿不愿意回来。 “不去了。” 李守明态度很坚决,自己已经自毁儒道了,也没必要再回大魏文宫,以后若是没什么事的话,就会老家县城,当个教书先生也不差。 此话一说,众人纷纷叹息。 而就在此时,又是一批学生走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些怒色。 “吴兄,你们这是怎么了?” 陪伴在李守明身旁的儒生不由好奇,询问这些人发生了何事,怎么脸色一个个如此难看。 后者快步走来,当看到李守明后,微微有些沉默,但最终还是开口。 “文宫给出了结果,孙儒无过错,说李兄有些偏激,但文宫也愿意给李兄一个机会,只要向孙儒道歉,允许李兄回归文宫。” 他脸色难看道。 昨日自李守明自毁儒道后,他们心中是又气又难受,所以今日很多文人都去文宫,为李守明鸣不平,希望文宫给个交代。 可没想到的是,文宫给出的交代是这样的交代。 认为孙儒维护大魏颜面,没有任何过错,反倒是李守明不尊大儒,有些偏激,不过文宫倒也没有训斥李守明什么,毕竟再训斥的话,就有些过分了。 最终给出一个选择,只要李守明向孙儒道歉,这件事情就此揭过。 这个结果,让诸多文人有些接受不了了。 可这个结果,也是文宫高层下达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更改的可能性。 眼下李守明还愿意回去,低个头就没事了。 可都已经自毁儒道,谁还会答应这个啊。 “竟是这般结果?当真是可恨啊。” “说实话,这次文宫所作所为,让我感到寒心。” “李兄固然有些偏激,可说到底还不是因为.......” 他们愤愤不平,可说到这里,被李守明拦下来了。 “好了,诸位兄台心意,李某心领了,不要再说下去了,否则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李守明开口,他让众人不要继续说下去了,否则要惹出一些其他是非。 此话一说,众文人皆然沉默。 而就在此时,另一道声音响起。 “还有一件事情,十国大才准备今日回去,他们输的很彻底,不愿再参加太平诗会了。” 有声音响起,一时之间大魏文人有些不悦了。 “不愿再参加太平诗会?做梦吧他们?前几天那么嚣张,现在还有两天时间,他们不参加了?” “这怎么可能?我都已经做好今日讥讽他们,他们今日离开京都?” “想什么呢?我等不允许。” 众文人再次叫起来了。 这十国大才,这几天耀武扬威,如今被许清宵打怕了,结果就想要跑? 他们如何愿意? 昨天都被三千才气震撼,所以他们没来得及讽刺,就发现十国大才溜走了。 都想着今天晚上好好讽刺回去。 可没想到的是,人家直接跑了?虽然被吓跑了,也是一件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