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魏京都。 户部之中。 随着王新志将来龙去脉告知四位尚书后,一瞬间四部尚书直接炸锅了。 他们先是震撼,许清宵这大魏文报,竟然能在一日之内,卖出百万份,这还真是恐怖啊。 他们知道守仁出品,必属精品,但也没想到一天之内竟然能卖出这么多份。 这还真是震人心神啊。 但很快四部尚书怒了。 “文宫为何如此无耻?明明是抄守仁的大魏文报,却偏要说是守仁抄他的昭文告示?这还真是不要脸啊。” “这还叫做大儒吗?这简直是下三滥的手段,比我们兵部还不要脸。” “当真令人恶心啊,老夫无论如何都要参他们一本。” “他们若是真敢参守仁,老夫明日在朝堂之上,一定会竭尽所能。” 顾言,周严,张靖,李彦龙四人分别开口。 身为尚书,乃是大魏朝堂之中的中流砥柱,见惯了大风大浪,但今日还是被文宫大儒恶心到了。 只是陈正儒的声音却忽然响起。 “诸位稍安勿躁。” 他开口,让众尚书冷静下来了。 此时此刻,陈正儒显得有些平静,没有在文宫时的愤怒,相反显得异常淡定。 众人一看这表情,也顿时明白陈正儒应该是知道了什么,故此也没有焦急,而是等待着陈正儒开口。 众人沉默。 而陈正儒则缓缓开口道。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我等想象的如此简单。” “蓬儒对大魏新圣报势在必得。” “他让严磊当主笔,诸位应该猜得到是什么原因吧?” 陈正儒出声,他认真分析,不显得急躁。 此话一说,五位尚书们稍稍一想,很快便猜到了部分什么了。 “严磊现在已经被废儒位,所以他算不上是大魏文宫的人,他不管怎么做,即便是影响再恶劣,也不会真正影响到大魏文宫。” “让严磊出面,只是为了试探,试探天下文人的底线罢了。” 户部尚书顾言沉思一番后,瞬间洞悉蓬儒的想法了。 此话一说,其余几位尚书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猜想的也是如此。 “正是!” “一开始,我也很好奇,如此针对许清宵,实在是有些下作,身为堂堂天地大儒,代表的也是大魏文宫。” “不管怎么说,也不会这样做,即便是再恨守仁,大魏文宫也不会如此下作。” “可当时老夫实在是有些气昏头了,一时之间没有想到这里面的事情,而随着老夫逐渐冷静下来,老夫这才发现,这件事情.......绝非如此表面化。” 陈正儒声音平静道,可眼神之中充满着严肃。 因为他察觉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几位尚书陷入沉默,同时也有些好奇地看着陈正儒。 “陈大人,您的意思是说,严磊只是一枚棋子,是蓬儒用来测试天下读书人底线的棋子?” 周严皱眉,他看向陈正儒如此问道。 “恩。” 陈正儒点了点头,而后神色异常严肃道。 “朱圣一脉做事,虽有些强势,但他们更加懂得什么叫做滴水不漏。” “他们看中大魏文报,其实完全可以仿造一份相同的文报,毕竟朱圣一脉拥有天下读书人的支持。” “包括天下各大书院,也是大魏文宫的后盾。” “如此情况之下,完全可以不用招惹麻烦,与许清宵竞争。” “但非要这般层层逼压,极其不理智,如若说只是为了打压许清宵,大可不必如此。” “这样一来,无论朱圣一脉是否输赢,在百姓心中,都已经输了,朱圣一脉,没必要这般做。” “但严磊的出现就不一样了,他已经被废掉儒位,主管此事,他可以随意针对许清宵,怎么下作都可以,” “因为他不是大儒了,再怎么下作,只要能影响到许清宵,那么对朱圣一脉来说,就已经赢了。” “如果真的惹民意众怒也无需担心,世人都知道严磊与许清宵有仇,到时只需要牺牲严磊一人,朱圣一脉依旧可以稳坐钓鱼台。” “牺牲一个已经没有儒位的严磊,却可以限制许清宵,并且还可以试探天下文人和百姓的底线,对朱圣一脉来说,一点都不亏。” 陈正儒将事情逐渐分析出来,一开始他觉得蓬儒等人为了打压许清宵不择手段,完全就是下作手段。 一开始他没有反应过来,可现在他逐渐回味,觉得这事情没有如此简单。 “试探百姓底线?为何要试探百姓底线?” 顾言皱眉,他看向陈正儒,忍不住询问道。 可此话一说,陈正儒与王新志对视一眼,他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太大了,哪怕他们身为尚书,也不敢细聊。 而看到两人这般表情,顾言眼神中更加好奇,细细想了想,他目光之中顿时露出震撼之色。 “你是说,那件事情?” 顾言猜到了是什么事情,但他也不敢直言,只能如此说道。 “不敢确定,但有一点点可能。” “此事涉及太大,我等还是不要随意细聊吧。” 陈正儒摇了摇头,他不想要谈论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没必要谈论,因为的确不太可能。 “恩。” 顾言点了点头,而其他几位尚书也逐渐明白是什么事了,只是他们如顾言一般,先是露出震撼之色,紧接着沉默。 “陈大人,您是丞相,这件事情您说怎么做吧。” 刑部尚书张靖开口了,他让陈正儒拿个主意吧。 听到此话,陈正儒起身道。 “这样,老夫去找一趟守仁,看看他怎么说。” “明日若是上朝,不管如何,我等一定是要站在守仁这一方的。” “至于朱圣一脉到底是打什么算盘,先不管,静观其变吧。” 陈正儒如此说道。 “好,那就等陈大人回来。” “守仁应该会有办法。” “对,守仁应该会有办法。” 诸位尚书点了点头。 而陈正儒也立刻起身,直接离开,去找许清宵了。 只是一路上,陈正儒都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因为他总觉得还有的地方有问题。 有些东西,完全说不通! 朱圣一脉为何要这样做? 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恶心许清宵那么简单。 因为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但派出一个严磊出来,看起来就好像是一枚棋子,随时作废。 问题是,严磊也不傻,若是被当棋子,他不会那么蠢。 朱圣一脉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啊? 陈正儒心中充满着好奇。 但不算如何,眼下找许清宵见一面吧。 两刻钟后。 京都守仁学堂。 张如会正一脸兴奋地向许清宵汇报着文报销售。 “一百零三万份啊,贤弟,一百零三万份啊,贤弟,这回愚兄是真的信了,你当真是神啊。” “你知道吗?咱们大魏文报上不是有一些店铺推广吗?” “这些店现在人满为患,都是通过文报来的,现在有不少商家找到咱们了,愿意出一千两白银买一个位置,用来宣传他们。” “我想过了,这块区域至少可以写十家店铺信息,这就意味着光收入都有一万两白银啊。” 张如会极其激动,这大魏文报的作用,他之前还处于一个懵懂状态,一直到现在他才逐渐明白大魏文报的重要性了。 恐怖无比的宣传能力。 十家只能说生意一般般,味道还行的商铺,随着文报随便提了一句,引来万人空巷这种场面。 这当真是恐怖啊。 而面对张如会的汇报,许清宵则显得十分平静。 说实话许清宵的确没有想到,大魏文报竟然能卖出这么多。 原本设想大概三四十万份也就差不多了。 可还是低估了京都百姓有多无聊了。 但看着张如会这般的激动,许清宵反而很冷静,凡是都要往坏处想想,这是许清宵为人处世。 若是什么都往好处想的话,很容易出事。 大魏文报之所以能在今天卖出这么多份,有一个主要原因。 那就是【新鲜】。 任何新事物出现,要么就被世人抛弃,要么就被世人追捧。 可不管是什么结果,到头来世人还是会逐渐遗忘。 当然勾栏这种不算。 大魏文报给平静如水的京都注入了一些与众不同。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可能会越来越好,但到了后面就会慢慢下降。 主要有几个原因。 识字率的问题,不是所有百姓都识字,其次一份文报可以给很多人看,刚出来的时候,人人买一份,可等这个新鲜劲过去以后。 就很难做到人人买一份了,有时候可能一个人买,几十个人看。 再加上许清宵就不信大魏文宫会无动于衷? 甚至不仅仅是大魏文宫,估计已经有不少商人开始准备搞了。 但许清宵不在乎这些小商小贩,因为真要竞争,许清宵有太多东西可以竞争了。 眼下许清宵唯一的敌人,就是大魏文宫。 文报的战场,无非就是抢占客户,而这天下的客户,无非是三类人。 普通百姓。 读书人。 权贵。 拥有百姓,就等于是掌握了民意,是民意之剑,天下最锋利的剑,这是许清宵目前最看重的群体。 而拥有读书人,则可以掌握儒道话语权,但想要抢夺读书人这个用户,需要下功夫,而且不是一点功夫。 因为自己需要从圣人手中抢人,这无疑是地狱模式,不过许清宵倒没有畏惧。 至于权贵这个群体,反倒是其次,毕竟这些权贵消息灵通,大魏文报无非就是让他们更快知晓信息罢了,有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 即便是被抢走了,许清宵也不在乎。 “张兄,眼下大魏文报已经走出第一步了,接下来的每一步,对我等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若是熬过去了,说飞黄腾达有些夸张,但至少依靠大魏文报能让张兄一跃成为八大商行列不在话下。” “接下来不仅仅是要准备京都的文报,各地的文报也要开始准备,要抢占各府市场,不过其他府,前三期二十文钱,后面降到十五就行,然后一步一步按照我说的来。” 许清宵交代张如会这些事情。 “放心,贤弟,你说的愚兄一定会牢记,绝对不会乱来。” 张如会信誓旦旦地点了点头道。 只是,就在此时,李守明走来。 “老师,陈儒来了。” 随着李守明开口,张如会立刻开口道。 “贤弟,那兄长先行告退了,有什么事直接喊人来找愚兄即可。” 张如会如此说道。 “好,兄长慢走。” 许清宵亲自送张如会到房门口,而张如会抱了抱拳,便快速离开了,大魏文报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他也的确要走了。 不多时。 陈正儒来了。 “学生许清宵,见过陈儒。” 看着入内的陈正儒,许清宵不由一拜。 “你我之间,无须客气。” 陈正儒倒也直接,摆了摆手,让许清宵不需要如此客气。 “陈大人,您今日来所为何事?” 许清宵为陈正儒煮茶,同时询问陈正儒找自己有什么事。 “大魏文报的事。” 陈正儒开口,但许清宵显得十分平静,没有丝毫惊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