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对,不对!” “如果仅仅是靠着冷冻就可以成型,这么多年了也不会没有人能完成这道料理。” “还有问题,还有破绽!” 人群之中,来自于名古屋的一位名厨发出了惊呼,他们这些浸淫了一辈子料理的家伙,自然看得出来赵扶余已经进行到了这一步后, 到底是准备烹饪什么料理。 受到身边的中州影响,这些传说中的料理,以及食谱他们这些东樱料理人都是有着还原的传统的。 可是极少数,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的做到近乎将食谱料理出一样的味道,甚至大部分人别说还原出成品,能够将步骤完成得差不多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毕竟中州料理和东樱本身特长的料理还是两码事。 很多东西,不是你有了公开的食谱就可以做得到的。 实际上, 许多已经公开了的丰碑级食谱, 也不是每个料理人都可以完成,甚至许多龙厨都做不出来原本八成以上的味道。 这也是百人百味,适口者珍的原因。 不过贸然在别人烹饪的时候开口打断,已经是极为不敬,赵扶余也没有解释的必要。 哪怕在场其他人都好奇赵扶余烹饪的奥秘,他也没有必要完整的传授。 等需要的时候,他们自己去igo的官网上面再去查看就好了。 至于能不能还原出来,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别看只是冰冻一下,以及最后的炸烤环节了,可实际上如果做不好,这两步直接就能让这道料理崩坏! 冰与火之间的温差掌控,能够让这道料理彻底的画龙点睛,也能直接把铁圆球内的食材化为一锅稀粥。 一个平衡没有掌控好,冰冻的温度以及内部蒸汽升腾起来形成的温度差冲破起来,很容易就能让那外层的锅巴胚胎直接破裂。 为了针对这一点, 赵扶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个圆球的铁磨具出现。 一开始设想之中, 他以为是为了针对最后一步的炸烤的第二步烤制, 可是当他试验失败过后, 终于意识到了真正的关键之一。 那就是圆球器皿的存在意义,实际上最最关键的就是他的那个形态,以及守护住圆形锅巴的方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