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章 大师-《全科医师》


    第(2/3)页

    “刘教授,您的意思呢?”

    刘牧樵正在阅读片子,随口答了一句,“我无所谓的。还早,最好还等几个小时。”

    刘晓琴等人一听,你这是准备搞通宵?

    巴不得啊!

    “这样吧,搞一个烤全羊!等烤熟了,大约也是3点钟左右了。您看行吗?”刘晓琴这个建议是要把刘牧樵结结实实捆绑在一个通宵的战车上。

    刘牧樵正看得起劲,说:“行,行,怎么都可以的。”

    第一张片子他就发现了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包囊虫病的病人啊。他的病历资料有吗?”

    “有,有,我们特意把病历资料复印了在这里。”刘晓琴忙说。

    “果然没错,这个病人是不典型的包囊虫脑病。”刘牧樵这是结束了第一张片子的阅读,很顺利,用了7分钟,包括看病历。

    病历资料显示,他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脑脊液检查也发现细胞增加。原来病脑的诊断是错误的。

    这个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了,死亡病历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但放射科的医生高度怀疑诊断不准确,所以就把这张片子留下来了。

    第二张,第三张都很顺利,刘牧樵几乎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别人没发现的问题。

    大师啊!这就是所谓的大师!

    刘牧樵的真才实学充分展现出来了,连平常最偷懒的医生,也把脑袋伸的长长的,认真听刘牧樵讲解。

    青省省立医院放射科的水平并不差,自从刘晓琴加盟之后,这里的放射科在大西北几个省中,他们是老大,他们对刘晓琴也敬佩有加。

    刘晓琴不仅仅在青省有名,她在全国都有些名气,她去年参加全国年会的时候,她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并且在学会改选中,刘晓琴代表大西北,当选了“常务理事”。

    这是对她学术的肯定。

    但是,今天刘牧樵所展现的能力,几乎把刘晓琴当成了学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刘牧樵大师级别的影像学水平,在国内绝对进入了前三名,而刘晓琴只能算是一个天赋很高的资历尚浅的专家学者。

    一个人靠自己学习、积累,要成为大师水平很难,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像刘晓琴这样的人物,假如一辈子窝在大西北,估计是很难达到大师水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