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易欢娓娓道来。 “大唐日报刊登一篇修路的报道,就说有人出资,在长安一带修路。此事,对于百姓分文不取,由我一己承担。” “不过,我要沿途各处的长安百姓自己解决路基问题,我只负责修路面。” “如有不配合者,他们附近的路,我就不管了。” “另外,路修完以后,路基率先完成的,朝廷将刻碑立石,以示嘉奖。” 房玄龄听完就愣住了。 这……明明是皇子修路,却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而且,不怕百姓不自己主动修路基。 毕竟,如今大唐除了官道,其他地方晴天灰尘,雨天泥泞。 谁不希望脚踩青石路? 可问题是,谁修的起啊! 如今,终于有一个大傻子……咳咳咳,反正百姓肯定会这么想。 毕竟,皇子的修路消息刊登出去,若是不兑现的话,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这一失信,起码丢几百年的脸。 还有最后最后一个杀招——刻碑立石! 妥妥的大杀器! …… 接下来几日,大唐日报刊登的修路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与此同时,桃花源村的水泥路,也正在向外扩展。 接壤的村民,都看到了李易欢的确再开始修路。 并且,修到了接壤之地,就停下来了。 负责此事的杨剑心,亲自找到了接壤村落的里正,表明了来意,不等对方回应,就此离去。 隔日,隔壁村并没什么动静。 到了第二日,桃花源外围的水泥路已经可以走动,外村的村民从来没见过这种路,也没见过这么高效率的修路速度。 一个个啧啧称奇。 第三日。 村民们被召集,开始修筑路基。 这种场景,随着水泥路修的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其中,并且还干的热火朝天。 李君羡和李风轮流驾着马车。 李易欢坐在马车里,沿途经过,看到修筑路基的百姓,感慨此时百姓的淳朴。 或是换成后世,他这个主意绝对要打水漂。 正想着,马车来到了莒国公唐俭的府上。 李易欢提着礼物,下了马车,对莒国公府上的仆人道:“在下乃是万年县侯,唐大人的忘年交,请通报一声,就说本县侯来拜会了。” “还有,为咱外甥女准备的礼物也带来了。” 仆人差点当场去世。 你……才多大啊? 小小姐才来没几天,怎么就多了你这么一个毛都没长齐的舅舅? 李易欢见仆人发呆,提醒道:“快去通报啊!要不然,我自己进去了,可别怪我不讲礼数。” 仆人反应过来,拔腿就跑去通报了。 不一会儿,唐俭就笑容满面的出来迎接。 李易欢立即走过去,大声笑道:“老唐,咱外甥女呢?” 噗通—— 唐俭直接摔趴下了。 皇子,你要点脸不? 谁是你外甥女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