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平底船不适合航海的知识,诸夏这边一直到有明一代都还没有搞明白。 造船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进行摸索是一定的事情,先做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对吧? 再则,智瑶真的没有想搞一开始就大搞特稿,循环渐进也就是了。 “此地田亩多寡!?”智申一脸的懵逼。 怎么说呢?现在还没有“顷”这个单位,一般是以“亩”来计算。 所有列国的亩……,又或者说本国的亩,它们的面积都不一定相同。原因是去丈量的人,他们因为身高的关系,迈出去的一步不一定一致;衡量用具方面,每一个家族也都不一样,不是他们不想一样,就纯粹是办不到。 类似的情况当然不会出现在智氏身上,智瑶已经将智氏的衡量度进行统一,其他家族怎么玩无所谓,反正智氏对计数单位一直是采取严格和认真的态度。 智瑶笑着说道:“约有一万八千顷。” 智申看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耕地,人直接傻在现场。 顷这个面积单位当然是智瑶拿出来,并且已经被智氏内部所接受和使用。 别看只是增加一些新字和计数单位,里面的进步超乎想象,还是越懂行越能明白将在未来起到什么作用。 当前时代的一亩,每一个国家都不相同,不止是上面提到的衡量度不一样,有的国家四周边长百步为一亩,有的国家却是长三百米、宽三百米为一亩。 智氏的一亩采取智瑶弄出来的现代单位,一亩地大约是666.7平方米。也就比晋国其余家族和其他列国大很多,一顷有一百亩。 事实上,智瑶一直在改变智氏,而智氏又在影响晋国的其余家族,从同等的家族影响最大,包括其余卿位家族也在操练新军,到全盘接受智氏弄出来的衡量度。 智瑶对于其他家族的学习是一种乐见其成的态度。他的这种心态很不春秋,想法是以后兼并不需要再一切从头开始,其他人却是完全不能理解。 所以,智申搞了事情,其他家族可以使用智氏的研究成果,该交的“专利费”一点都不能少! 回过神来的智申怔怔地问道:“今岁便可耕作?” 智瑶答道:“自然。” 智申开始用自己掌握不多的数学知识计算一次耕作可以有多少收获,不算还好,一算脑子各种发胀不提,还算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按照百步为一亩的产量,一个人需要至少四亩才能养活自己,一家人起码需要需要二十亩左右的耕地。从这里能够看出一亩的产量有多么低下。 去年开始,智氏就已经将温肥给研究了出来,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得出的结果是一亩产量能提升到一石左右。 而那还是没有更改计算单位之前,可见掌握施肥真的是一种大杀器! 当然了,因为是试验性质的关系,少不得会更用心去伺候,比如除虫、除草方面更加用心,产粮提升是肯定的事情,等到用平常心去对待,也许产粮是出现下降趋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