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丹阳公主李玥,一颗芳心始终系在皇太弟楚墨风身上,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此时的楚墨风一心放在建立盛世大唐这件大业上,对于儿女情长只能暂时抛诸脑后,奈何佳人芳心不可负,触摸佛只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言语婉拒了李玥的一番盛情。 适逢武德九年己酉日(二十四日),早朝结束后,李世民下令群臣在宫内简单用膳之后,于午朝时当面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田邑。 一时间众人纷纷猜测陛下这是又准备大肆封赏了,鉴于陛下继位一事中,出力最多的大都为武将,文臣仅有房玄龄、杜如晦在列。 午朝时分,李世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 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淮安王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 听完李神通的话,李世民不由地笑着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众位将领于是相互议论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循私情,我们这些人怎么敢不安本分呢。”大家都心悦诚服。 此时房玄龄出列说到:“秦王府的旧僚属未能升官的,皆满腹怨言道:'我等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拜官,反而都在前太子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 而李世民闻言则面色不悦地说:“君主大公无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朕与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设官吏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以新人旧人来做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贤能,故旧不才,怎么可以放弃新人而只取故旧呢!现在你们不论其是否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岂是为政之道?” 众人一听不禁议论纷纷,面对如此场景,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当初跟随自己的那些人,但凡有能力的,李世民继位之后尽数安排在重要位置,而那些能力较差的,碍于面子李世民也尽量给予闲职,谁知此番房玄龄如此一说,李世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旧部在安置问题上,竟然真的对自己不满,想到这李世民不禁有些委屈,这份名单是自己与楚墨风商议了好几日才拟定的,这个锅不能让自己一个人背。 随即李世民略有深意地看了下首最前列的楚墨风一眼,楚墨风见状当即会意,随即轻咳一声闪身出列,“陛下,臣弟有话要说。” 一见这位爷站出来发话了,在场众人纷纷闭口不言,齐齐地望着楚墨风,想看看他究竟会说些什么,只见楚墨风对着李世民拱了拱手,而后转过身望着在场众人说到:“诸位,且听本王一言可否?” 望着这个年方二十有六的大唐第二人,纵然政见上再有不合,也必须得给他个面子,毕竟整个大唐的江山,大多半是眼前这位和龙椅上那位打下来的,想到这众人纷纷开口说到:“请贤王殿下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当,在场诸位除了博学大儒,就是熟读兵书的将才,赐教就算了,只不过本王适才听了诸位的争论,有些话不得不一吐为快。”楚墨风见状摆了摆手,而后笑着说到:“本王自幼读书少,但是依稀记得《尚书·咸有一德》有云: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可见这个选官用官无论哪朝哪代,应当以贤能者居之,这一点诸位不否认吧?” 群臣之中那些文臣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听楚墨风提起了《尚书.咸有一德》,不由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而武将们也有粗通文墨的,也跟着点了点头。 楚墨风见状笑着说到:“本王给诸位讲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诸位应该能够明白本王的意思了吧?” 一通之乎者也说的在场武将如坠云雾,而文臣们则在听懂了之后在心中暗骂,这叫做自幼读书少,方才那番话出自《吕氏春秋·去私》,讲的就是知人善用,任人唯贤,这贤王好记性,这么繁杂的文字竟然复述的一字不落,当即对楚墨风与愈加敬佩。 不懂的赶紧询问懂了的这段话的含义,待别人讲解一番之后,当即恍然大悟,只见楚墨风笑着说到:“咱们大唐自武德元年至今,仅仅九个年头,此前本王作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狩,在易州处理了刺史郝思捷和守备苟大彤欺压百姓一案,这才短短九年的时间,地方州府竟然就有官员腐败到如此程度,可想而知那些没有探查到的州府,是不是会有这些阴暗的事情存在呢?” 端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了楚墨风的话,心中那叫一个解气啊,心想朕才刚坐上来不久,你们一个两个的就对朕的安排开始质疑,此番皇太弟发话了,朕倒要看看你们这些人还要如何反驳?想到这李世民面色一板朗声说到:“诸位爱卿,贤王殿下言之有理,此前朕也听闻关于易州一事始末,而太上皇对于此事也颇为重视,朕决意过些时日,委派数位钦差大臣分别巡视各州县,体察民情为民解忧,届时如若被查出有任何欺压百姓为虎作伥之辈,朕定当诛其九族以儆效尤。” 一番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说的在场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此时楚墨风却轻声说到:“诸位,曾经陛下与本王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定要踏破突厥王庭,替受难百姓报仇,所以诸位也看见了,自从陛下继位之后,每日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为的就是能够给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乐土,所以希望诸位能够上下一心,届时我大唐军心所向、民心所向,攻破突厥指日可待,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