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年号贞观 三位真火-《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2/3)页

    悲觉寺原来的僧众此刻站在大殿之内瑟瑟发抖,原本上一任皇帝就对佛家不喜,而此时悲觉寺又因为了智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这让众人不免为自己的性命担忧。

    谁知楚墨风径直来到大殿,对着众僧人施了一礼说到:“诸位大师,本王知道你们都是受那了智胁迫,所以请放心,本王会在陛下面前为悲觉寺求情的,只希望你们一心修行,切不可学那了智堕入魔道。”

    众人闻言当即连连称是,随后楚墨风带着一众金吾卫士兵,拖着了智的尸体离开了悲觉寺,走出悲觉寺的大门,眼见围观百姓依旧未曾离去,楚墨风当即心念一转,对着围观百姓喊到:“诸位,方才经过本王一番查证,妖僧了智胁迫原悲觉寺众人,借助悲觉寺暗中制造禁药五石散,现如今妖僧了智已然伏诛,一应毒物尽数被带走,现在本王决定当场将这些毒物焚毁以免祸患无穷。”随即楚墨风命令士兵将所有药材尽数堆积在一起,而后点燃火把使劲一丢,霎时间火光冲天而起,望着眼前的熊熊烈火,楚墨风不免感叹到,尽管此时李世民已然做了皇帝,但是自己的路还有很长啊,天下不净盛世何现?

    随后楚墨风返回皇宫向李世民奏报了此事的经过,听了楚墨风的叙述,李世民不由地对那个五石散产生了好奇,“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朕看看?”

    一句话让楚墨风顿时心生警惕,只见楚墨风冷冷地望着李世民说到:“怎么?陛下是准备效仿那魏晋一派,争取早日龙驭宾天?如若您这样想,不用那个五石散,只需臣弟一招就能满足陛下的夙愿,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楚墨风的话就像是两个巴掌,狠狠地抽在了李世民的脸上,此刻李世民这才明白,方才自己有些孟浪,当即板着脸对楚墨风说到:“去去去,你这是弑君,乃是大罪,你说你让朕如何惩罚你吧?”

    “不如陛下就惩罚臣弟,与陛下一同建立盛世大唐如何?”只见楚墨风狡黠地一笑,而后一本正经地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闻言也不由地笑了起来,霎时间御书房内传来了君臣兄弟二人爽朗的笑声。

    公元627年,正月乙酉日(初一),大唐陛下李世民下诏书告令全国,自即日起启用新的年号,经陛下与皇太弟商议之后决定,新年号名为贞观,而今年则是为贞观元年。

    正月丁亥日(初三),李世民在两仪殿大宴群臣,席间演奏《秦王破陈乐》。听着那振奋人心的《秦王破阵乐》,想起当初与楚墨风等人四处征战的日子,李世民不免感慨万分,“朕从前曾受命专行率兵征伐,民间于是流传着这个曲子。虽然不具备文德之乐的温文而雅,但功业却由此而成就,所以始终不敢忘本。”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起身说到:“陛下以神武之才平定天下,岂是文德所堪比拟。”

    坐在李世民下首的楚墨风则是有些不以为意地望着封德彝,心想你这个政治投机者,当初就在秦王和太子只见摇摆不定,如若不是后来这边整了那么一出,估计你现在据应该大放厥词地评论我们这些人了,想到这楚墨风不由地抱起酒坛灌了一口,而后冷哼一声。

    李世民见状深知楚墨风对封德彝有意见,随即开口说到:“平乱建国凭借武力,治理国家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却仰赖文才,文武的妙用,各随时势的变化而有不同。你说文不如武,此言差矣!”话音一落封德彝这才想起,上首还坐着一个军功赫赫的主,这才赶忙低头认错。

    谁知楚墨风将酒坛往案子上重重地一顿,而后朗声说到:“自古无论哪朝哪代,文武之争乃是必然,但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自古开疆辟土,平定战乱皆是靠武将,但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是要仰仗文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所谓的文武之争其实争夺的还是在朝廷的话语权,此事断然不可为之。”

    众人听了楚墨风的话,不由地点头称是。殊不知楚墨风的这一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警惕。

    随即己亥日(十五日),朝廷下制文:“从今以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入朝堂议事,都应让谏官随行,有失误立即进谏。”

    而后李世民则是命令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人与学士、法官重新议定律令,宽减绞刑五十条,改为断右趾。

    此事奏报给李世民之后,正逢李世民与楚墨风在御书房议事,听完奏报之后,李世民仍嫌其苛刻,“肉刑废除已经很长时间,应当用其他刑罚代替。”

    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请求改断趾为加服劳役的流放,流放到三千里外,刑期三年。李世民遂同意并下诏书颁布。

    此刻李世民与楚墨风在御书房内商议的乃是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贪渎,对于贪渎楚墨风是深有体会,毕竟自己经历了隋、唐两朝,对于隋朝的贪渎是深恶痛绝,一想到如若唐朝的官员也有贪渎的,届时受苦受难的依旧会是天下百姓,随即向李世民进言,决心严惩贪渎之罪。

    若要严查贪渎,那就得找一个狠人来出任大理寺少卿,君臣二人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兵部郎中戴胄,此人忠诚清正耿直,随即李世民下旨晋升其为大理寺少卿,然而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未来这些年,自己竟然会后悔当初这个决定。

    当时许多候选官员都假冒资历和门荫,李世民得知之后令他们自首,否则即处死。没过几天,有假冒被发觉的,李世民决意要杀掉此人。谁知大理寺少卿戴胄上奏道:“根据法律应当流放。”握着戴胄的奏折,李世民当即龙颜大怒说到:“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朕失信于天下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