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过油纸伞之后,楚墨风小心地收好,当即眼圈一红,对着在场百姓施了一礼,而后翻身上马,向着北城门走去,一旁的窦婧妍见状,则是优雅地挥了挥手,随即双腿一夹马腹,紧随楚墨风的背影而去,在他们的身后,则是跪了一地送行的蒲州百姓。 二人一路策马飞奔,离开了蒲州地界之后,进入了晋州地界,此时窦婧妍追上了楚墨风,有些诧异地问到:“方才最后是怎么了?为何一言不发就离开了?弄得人家措手不及的。” “本王是真心不敢经历这样的场面。”瞥了一眼裢褡内的油纸伞,楚墨风悻悻地说到:“百姓的要求真的不高,但是现今的大唐却是,贪官污吏压榨百姓,老百姓尽管是怨声载道,但是第二日一觉醒来,又是继续耕种劳作,所以说在对阵突厥之前,我一定要将自己所见的那些不平事尽数铲平。” “成,殿下既然有此决定,那臣妾定当如影随形。”窦婧妍闻言坚定地点了点头,而后手中马鞭一挥,向着前方跑去,“谁最后一个到晋州,谁掏钱。” 望着窦婧妍的背影,楚墨风笑了笑说到:“到了晋州,有个人可以去占占便宜的,那个人叫做李孝恭。” 李孝恭,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封爵赵郡王,而后又晋封为河间郡王,李孝恭、李道宗以及楚墨风三个人在民间皆被称作贤王,只不过楚墨风是钦封的,这二位是百姓冠封。 时任晋州刺史的李孝恭,以及时任鸿胪卿的李道宗,皆是李世民和楚墨风的忠实战友,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几人私下关系甚密,而自李世民继位之后,便将李孝恭调至晋州担任刺史,为的是用一个信得过的人守卫龙兴之地。 然而此刻李孝恭却是眉头紧锁地坐在书房内,听着手下的汇报,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听着,待手下汇报完之后,李孝恭沉吟了片刻说到:“先暂时观察着,待本王思索一番再说,莫要打草惊蛇,以免危及城内百姓。” 待手下离去之后,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李孝恭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到:“老天爷啊,能不能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帮帮本王啊。” 另一方面楚墨风和窦婧妍一路你追我赶,很快到了晋州城外,想起了娘子关就在此不远,楚墨风望着窦婧妍饶有兴趣地说到:“此番在晋州咱们会多待些时日,届时抽空去娘子关看看吧,自从你大婚之后,许久没有来了。” 谁知窦婧妍先是点了点头,而后略带警惕地望着楚墨风说到:“话说你不是想去见杨琳那个小蹄子吧?当初在娘子关我就觉得她看你的眼神不对,莫不是你俩?” “滚滚滚,你想什么呢?本王跟杨将军没有什么的?倒是某些人当时可是贴上来的啊?这个人是谁啊?”楚墨风见状不由地佯装发怒,而后忿忿地说到:“我只是想起了平阳公主,所以想去娘子关转转。” 发觉自己误会了对方的意图,窦婧妍当即脸色一红,对着楚墨风说到:“殿下莫要生气,是臣妾错了。” 接连说了三次才看见楚墨风有反应,后者望着窦婧妍缓缓地说到:“走吧,进城去吃大户去。” “大户?城里莫不是有你的熟人?”平素不太关注朝廷人事调配的窦婧妍,并不知道李孝恭在此任刺史,只觉得是楚墨风在开玩笑。 谁知楚墨风来到负责检查的士卒面前,掏出自己的腰牌递了过去,而后笑着说到:“劳烦去告诉李孝恭那厮,就说楚墨风到了,赶紧来接我。” 看了看腰牌,有听见对方报了名字,守城士卒深知此乃大事,赶忙转身去汇报给城门校尉,随后城门校尉又逐级上报,待传到李孝恭耳中的时候,已然一个时辰过去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李孝恭先是一惊,而后又摇了摇头,这位爷如若没有事是不会来晋州的,莫不是下面的人说了假话,但是转念一想,下面的人提到对方有面金灿灿的腰牌,上面还刻着一条龙,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李孝恭当即大叫一声,而后迅速冲出府邸,带着人向着城门处奔去。 远远地看见一个欠揍的身影,李孝恭当即诡异地一笑,而后缓缓地催马上前...... 常言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且看楚墨风晋州城内再起风云,再看窦婧妍娘子关下再展英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