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耳鬓厮磨 谆谆教导-《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3/3)页

    一套剑法耍完,楚凝晗收招静气,眼见楚墨风到来,拉着楚不悔走上前,“老爹,方才那套剑法如何?”

    “不错,峨眉基础剑法你已经练得很好了,至于其他的剑法,你青莲祖母有没有教过你?”向着楚凝晗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目光,楚墨风郑重其事地说到:“峨眉剑法,内里始终贯穿着掌法、身法依旧拳法,每一套都要练好,但是如若能够将其融会贯通,那才是真正的学会了,放眼峨眉这几代弟子中,唯独你母亲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楚凝晗闻言点了点头,望着一旁满脸羡慕之情的楚不悔,语气中带着些许恳求之意对楚墨风说到:“老爹,你能不能也教教不悔妹妹学功夫啊?”

    “不悔?”蹲下身子望着楚不悔,楚墨风有些诧异地说到:“小丫头,你也想学功夫是吗?”

    “嗯嗯,姐姐是女侠,父亲您又是大英雄,不悔不喜欢女红,不悔也想练功夫,父亲,您就教教不悔吧。”眼见楚墨风追问,不悔信誓旦旦地点了点头,而后一脸诚恳地望着对方,眼神中透出了无限的期待。

    “如若想学功夫,那日后定然不能总是待在丹阳了,要么上山跟随你青莲祖母学习,要么就是去甘州,给你找两个师傅,届时可能长时间见不到你母亲,你能够坚持下来吗?”回想起自己当初练功,又想起了当年的史寒霜,楚墨风心中总会有那么一丝不忍,毕竟自己算是过来人,练功的苦楚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至于史寒霜也是多年待在山上,不曾与自己的亲生母亲相见,直至学艺有成之日,才得以归乡,而站在自己面前的却是自己最小的女儿,考虑到自己不可能长时间滞留在丹阳,届时一旦不悔被送走,李玥心中定然是伤感的,念及于此,楚墨风才必须先询问不悔的意思,如若对方只是想学着玩,那自己借着这段时间,传授她几手傍身也不是不行,但是如若对方是想想凝晗那样步入武道,那这件事就要慎重考虑了。

    听了自己父亲的话,望着对方有些谨慎的眼神,楚不悔先是抬起头看了看李玥房间的方向,而后又转过身看了看楚凝晗手中的黑色剑鞘,歪着脑袋想了许久,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父亲大人,不悔想好了,既然母亲给我取名不悔,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想好了就去做,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做到不后悔,身为王府的子女,不悔定要像姐姐一般,学好武艺,做一个惩恶扬善的女侠,恳请父亲大人成全。”

    听到楚不悔这一番话,楚墨风当即松了一口气,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到:“成,既然你有这个心,那过后为父会与你母亲商量一番,待与你母亲商量好之后,为父会先简单教你一些基本功,学武之人只有把基本功先练好,才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功法。”

    楚墨风这番话算是给楚不悔吃了一颗定心丸,既然自己的父亲同意了,那自己一定要勤学苦练,至少要不负楚墨风的厚望,然而令楚墨风没有想到的是,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末,就在李世民驾崩后不久,李承乾、侯君集的余孽聚众暴乱,峨眉年龄最小的弟子出山平叛,以一己之力于三日内尽数剿杀叛军,为此新皇唐高宗李治,特意加封其‘大唐红颜’的称号,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待李玥起床之后,楚墨风把今日之事告知了李玥,望着门外一脸坚定的楚不悔,李玥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到:“罢了,这丫头既然执意要学武,那一切全凭殿下做主,届时无论是去峨眉还是去甘州,殿下安排就好了。”说到这李玥眼圈一红,伏在楚墨风的怀中低声说到:“就是怕这孩子长期见不到臣妾,心中有委屈不知道该跟谁说,臣妾这么一想,心中还有些不忍。”

    揽住对方的身躯,楚墨风轻轻地拍了拍李玥的肩膀,而后柔声说到:“其实让不悔去学一身武艺也好,至少日后在江湖上不会被人欺负,虽然说我的子嗣没有人敢欺负,但是我希望的是他们都能够自己闯出一番名堂,至少别人提及之时,不会说这是谁的儿子、女儿,而是说这是谁谁谁,他(她)的父亲是谁谁谁,这才是有本事的,明白了吗?”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玥突然笑出了声,“成,殿下是不想子女靠着父亲的余荫,这份苦心臣妾知道了,既然殿下是这种打算,那臣妾也不做小女儿姿态了,李氏王朝中,也不只是秀宁姐和凤儿有一身武艺,臣妾其实也很能打的哟。”

    望着一脸信誓旦旦的李玥,楚墨风突然附在其耳畔低声说到:“是,昨夜我可是已经领教过了,的确能打。”话音一落楚墨风径直离开了李玥身边,待对方反应过来时,顿时一脸娇羞。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不知不觉间楚墨风与楚凝晗在丹阳居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楚墨风无论寒暑不顾风雨,每日带着楚凝晗和楚不悔按时练功,一年下来,楚不悔已然能将李沧澜家传的枪法耍的有模有样的,望着因为练功而变得消瘦的楚不悔,楚墨风心中也是有些不忍,然而年仅十三岁的楚不悔,却对练武一事乐此不疲。

    时间再度来到了四月,几欲准备离去的楚墨风,因为心中的不舍,已然将归期一拖再拖,眼见实在是拖不了了,无奈之下楚墨风只能向李玥提出了辞行一事,望着陪伴自己一年的爱郎,心中纵然有千般不舍,李玥也只能暂时按下,毕竟她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爱郎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大唐的,想到这李玥忍住伤感,默默地为楚墨风和楚凝晗收拾着行囊。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夏季,四月,辛卯日(初八),适逢襄州都督、邹襄公张公谨身故,收到消息的楚墨风决定启程奔赴襄州祭拜,辰初时分,楚墨风辞别了李玥和楚不悔,带着楚凝晗踏上了前往襄州的道路,临行前楚墨风与楚不悔约定,待年末时会安排人将其接到峨眉,开始为期十年的学艺生涯,届时楚凝晗也会返回峨眉陪同。

    在楚不悔恋恋不舍的目光中,以及李玥满怀期待的哭声中,楚墨风与楚凝晗离开了丹阳,向着下一站驶去......

    有道是生亦何欢死亦何哀,且看楚墨风抵达襄州拜祭,再看李世民开口出言挽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