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好好,世子殿下果然胆大,莫不是真以为有贤王殿下庇护你,这皇宫里没有人敢处罚你了吗?”眼见对方一脸不屑地与自己说话,于志宁早已是怒发冲冠,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对方身后那人究竟有多护短,牙齿一咬冷冷地喊到:“来人,将贤王世子拉到院中先打三十打扮以儆效尤。” 话音一落却真有卫士冲了进来,不分由说将楚玄黓拉出去摁在一条凳子上,这边事情一闹,那边早有楚墨风安插在东宫的眼线,溜出去禀报了,眼见被摁在凳子上的不是丫鬟不是侍从也不熟小黄门,而是贤王的世子,两名负责打板子的卫士有些忐忑地望着于志宁,“于詹事,真要打吗?” “打,出了事老夫担着,教导太子老夫没有错,我看谁敢阻拦?”似乎是被气昏了头,于志宁竟然下令责罚楚玄黓,一旁的杜正伦见状,也不好开口阻拦,转身向着太极宫跑去。 得知自己的儿子要被于志宁施以杖刑,楚墨风眼中杀机一闪,带着李玉湖向着东宫方向飞马而去,而收到消息的李世民,心头一惊,唯恐出乱子,赶忙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 这边承恩殿的大院内,楚玄黓已然被打了十五下了,生性坚毅的楚玄黓竟然丝毫未吭,于志宁见状面色有些不悦地说到:“挨打了都不出声,可见你们也没有用力,使劲打,还有十五下,老夫要听到声音。” 俗话说这打板子也是有技巧的,一板子打下去,声效有了却能让人不疼,也不会落下后遗症,这种是对待有后台的;一板子下去,悄然无声却让人痛彻心扉,过后如若不及时医治,后遗症是少不了的,这种是对付没有后台的。而此时两名卫士用的就是前一种,以至于楚玄黓丝毫感觉不到疼痛,眼见于志宁挑事,两名卫士中的一人,趁着于志宁不察之际,轻声对楚玄黓说到:“世子殿下,不疼您也喊几声,小人下手再轻一些就是了。” 随着第十六板子落下,楚玄黓当即惨叫起来,声音如同泣血哀嚎,瞬间响彻承恩殿。 这边楚墨风飞马冲过朱雀门,一路狂奔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沿途所见卫士皆被楚墨风一锏逼退,眼见贤王殿下如此杀气腾腾,众人纷纷惊诧不已。来到承恩殿附近,楚玄黓的惨叫声传入二人耳中,李玉湖当即含着泪说到:“殿下,咱们的儿子究竟犯了什么大错?竟然要遭受此等惩罚,臣妾以为这太子伴读不做也罢了,免得日后小命搭进去。” 而楚墨风则是眉头紧蹙,一言不发地冲进了承恩殿的大院,还未抵近当即暴喝一声,“住手,哪个不要命的敢责罚老子的儿子?” 听闻楚墨风到来,两名卫士如蒙大赦般停止了杖刑,待楚墨风上前探手摸了摸楚玄黓的屁股,发觉对方竟然没有什么感觉,转身瞥了瞥行刑的二人,而后低声说到:“做的不错,这次本王就不说什么了。” 身后李玉湖缓缓地走上前,命人将楚玄黓搀扶起来,而后冷冷地望着于志宁说到:“你是何人?凭什么责罚本公主的儿子?” 此时于志宁看见楚墨风夫妇二人到来,这才回过神来,心中暗道不好,这怎么就打了贤王世子了,这若是其他郡王的世子,打了就打了,问题是对方是楚墨风啊,想到这于志宁强撑着说到:“启禀公主殿下,世子殿下给太子殿下看一些禁忌书籍,故而老夫才责罚他的。” 听了于志宁的话,楚墨风转身望着楚玄黓,只见对方从怀中摸出那本老子的《道德经》递给了楚墨风,接过来仔细一看,楚墨风当即冷着脸说到:“妈的都知道你们这些腐儒接受不了别人的思想,区区一本《道德经》怎么了?这本书还是本王让世子交给太子的,怎么的?你于志宁还要责罚本王不成?” 话音一落只见李世民也来都了承恩殿外,望着剑拔弩张的众人,李世民急切地问到:“这又是怎么了?其余人退下,当事人留在这里。”发觉是事涉太子,让太多人知道了也不好,李世民赶紧命令其余随从退出承恩殿,仅留下了王德一人陪同。 话音一落还未等于志宁开口,只见楚墨风将那本《道德经》甩到李世民面前的地上,而后忿忿地说到:“李老二,你这些年是不是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你亲儿子研读你李家太上玄元圣祖皇帝所著的书籍,竟然被某些人说成是禁忌书籍,那是不是你李氏一脉所著的《武德律》也算是禁忌书籍?小爷的儿子是来给你儿子当伴读的,不是当背锅的,这件事没完,至于太子伴读,烦请另寻他人吧,小爷就这一个儿子,打死了就没了,告辞。” 话音一落,楚墨风指着于志宁说到:“本来不想拿你们这群腐儒开刀,看来本王还是太仁慈了,放心,明日一早不良人尽数集结前往山东,查不出事绝对不回来。”说完楚墨风和李玉湖搀扶着楚玄黓缓缓地离开了承恩殿。 待对方离去之后,李世民从牙缝里冒出一道寒气,“于詹事,朕是让你与杜詹事前来教导太子的,谁给你的胆子责罚他们的?朕看你是老眼昏花狗胆包天,这件事朕处理不了,你自己去贤王府请罪吧,朕告诉你,道家的老子,早就被太上皇追封为太上玄元圣祖皇帝,乃是我李氏一族的祖先,朕的儿子研习祖先的著作,与你有什么关系?此番如若玄黓那孩子不能回来给承乾做伴读,朕定当不饶你,你且退下吧,朕不想看到你。” 说完李世民拉着李承乾的手走进殿内,望着书桌上一堆兵法书籍,李世民惊讶地问到:“承乾你竟然在研习兵法,不错,朕很欣慰,今日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眼见于志宁被责罚,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启禀父皇,今日儿臣与世子讨论卫国公所著的《卫公兵法》,从中悟出了一丝治国之道,正巧提及了太上玄元圣祖皇帝所著的《道德经》,世子担心两位太子詹事会因儿臣研读《道德经》而受到责罚,故而替儿臣揽了罪过。” 听李承乾讲明了事情的原委,李世民赞赏的同时,有些愤恨地望向门外,随后对王德说到:“传朕旨意,从库房内选一些好的补品,再责令太医院开一些活血通络的药,一并送到贤王府邸,同时赏贤王世子玉如意一对以示鼓励。” 后者闻言赶忙转身离去,而李世民则是抄起了面前的《卫公兵法》,与李承乾细细地讲解起来...... 有道是镜花水月皆为空,三十六计在心中,且看贤王府楚墨风大发雷霆,再看太极殿李世民下旨斥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