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发觉李承乾又开始勤奋了,苏婉儿当即向着对方施了一礼,缓缓地向着后殿走去,待对方离去之后,李承乾快步走进书房内,抄起桌上的《论语》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回到贤王府之后,楚墨风径直来到了龙思妍的房内,此刻龙思妍、妲彩与杨琳三人正在房内叙话,眼见楚墨风到来,三人赶忙起身问安,望着面前的三名女子,楚墨风有些为难地说到:“文德皇后驾崩,咱们的婚期又要往后拖了,真是觉得有些惭愧,始终不能与你们三人成婚。” 本以为三人皆会露出一丝落寞的神色,谁知三人齐齐地举起右手,白皙的皓腕上,那一抹翠绿格外显眼,只见杨琳轻声说到:“殿下不必自责,臣妾等人明白,况且这个镯子已经代表府上接纳臣妾三人了,其余那些世俗礼仪,有机会再补吧。”一番话引起了龙思妍和妲彩的共鸣,二人也是不住地点头应和。 楚墨风闻言心中万分感动,正待开口说些什么,此时门外却传来门房老张的声音,“启禀殿下,方才驿站有一封您的书信送来,还请殿下过目。” 打开门接过了老张手中的书信,望着没有署名的信封,楚墨风还在琢磨究竟是何人会给自己写信,转身向着屋内走去,一边走楚墨风一边将信封内的信笺取出,抖开大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长安居德坊,似有故人来,欲寻偏安隅,坊内漕河首。”没有落款没有署名,一句‘坊内漕河首’便让人捉摸不透。 眼见楚墨风眉头紧锁,龙思妍心头一惊,此前正是自己收到父王的来信,告知焉耆此刻的情形,此番眼见楚墨风捏着一封信,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龙思妍焦急地问到:“殿下,莫不是焉耆国那边又出了什么变故?” 闻言楚墨风缓缓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信笺递给龙思妍,而后有些疑惑地说到:“这居德坊就在咱们义宁坊的南面,故人?本王熟知的故人太多了,问题是这个坊内漕河首本王还是不明白。” 接过信笺端详了许久,龙思妍和妲彩两个外地人也看不出名堂,倒是一旁的杨琳,本就是长安人氏的杨琳,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出身,但是自幼也是混迹于长安市井,对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也是门清儿,反复地读了几遍之后,杨琳当即‘哦’了一声,而后笑着说到:“殿下,臣妾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这长安城的水源主要是来自与漕河,居德坊西南角附近有一处宅子后面,正是漕河进入长安城的入口,故而正应了这句坊内漕河首,说的就是这座宅子,殿下明日可以去查探一番。” 经由杨琳这一番解释,楚墨风瞬间恍然大悟,而心中也大致猜出了是何人到来了,第二日楚墨风按照杨琳的分析,果然顺利地找到了那座宅邸,望着紧闭的大门,楚墨风信步上前轻轻地叩了叩门环,过了半晌门里传来抽动门闸的声音,待大门缓缓地被打开,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楚墨风面前,望着眼前的楚墨风,开门的女子施了一礼,而后笑靥如花地说到:“贤王殿下,别来无恙啊,小女子恭候多时了。” 冬去春至,转眼来到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这一年大唐边疆安定,秋季,七月,癸未日(初一),天降大雨,谷、洛二河水涨满,溢出流入洛阳宫中,毁坏官家寺庙与百姓住房,溺死六千多人。 收到消息的楚墨风,赶忙命文成商号洛阳分号,筹集粮食和银钱赈济百姓,同时上书李世民,建议由太子李承乾出面赶往洛阳,以安定百姓情绪,收到楚墨风奏请之后,李世民不做迟疑当廷应允。 乙未日(十三日),太宗的车驾从明德宫回到洛阳宫,下诏说:“洛阳宫被水毁坏的部分,稍加修缮,便可以居住。从外面运来的修缮材料,都供给城中屋舍塌坏的人家。命令文武百官各上书言事,极力指出朕的过失。”壬寅日(二十日),李世民下旨废除明德宫以及飞山宫中的玄圃院,将其赐给遭受水灾的百姓,同时责令户部抽调粮食和赈灾物资,由李承乾亲自带领车队赈灾,这一次身边没有了杜正伦那些人的指手画脚,李承乾事必躬亲,尽心尽力的去赈济受灾百姓,接连几日不眠不休地指挥随行的士卒进行灾后重建,一时间李承乾在民间的威望骤涨。 同年十一月,辛卯日(十一日),李世民摆驾巡幸怀州,丙午日(二十六日)回到洛阳宫,不知道李世民从何处听说,已故荆州都督武士的女儿,年方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收到诏书的武曌,临行前差人送信给楚墨风,望着即将入宫的武曌,楚墨风心中思绪万千,还未等自己开口,只见武曌笑着说到:“想当初与殿下那番彻夜长谈,至今以后恐怕是不会再有了,只不过殿下那夜的那番话,奴家始终铭记于心,如若殿下有意,且看奴家开了那个先河。”话音一落武曌突然上前抱了抱楚墨风,随即转身向着门外跑去。 府邸门外一辆华贵的马车正在等候,得知自己的女儿要进宫去侍奉皇帝,从此宫墙相隔,太真夫人武杨氏不仅泪如雨下,谁知武曌却笑着说到:“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话音一落武曌转身跳上了马车,车轮缓缓地滚动,带走了一个稚嫩的身躯以及一颗不安分的心,本以为临别前武曌那番话只是说笑,殊不知自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开始,武曌历经诸多磨难,终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后世人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出自天后语录:朕始终记得当年与贤王那番彻夜长谈,如若不是当年贤王助朕脱离苦海,或许此时朕早已化作一堆枯骨,待朕百年之后,九泉之下也能坦然面对贤王,武曌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开了这个女子称帝的先河。 俗话说没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后来发生的事情,此刻楚墨风全然不知,故而咱们也暂且按下不表。伴随着李世民征召武曌入宫,时间来到了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这一年楚墨风三十有八,借着大唐安定的大好局面,楚墨风火速与龙思妍、妲彩以及杨琳完婚,也算是对三个女子履行了承诺。本以为边境安宁不用再打仗,谁知八月朔(初一),李世民派遣使者冯德遐安抚慰问吐蕃,吐蕃听说突厥、吐谷浑都曾娶唐室公主为妻,便派使节随冯德遐到长安,带着大量金银财宝,上表请求通婚,谁知李世民并没有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