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汤姆逊也不生气,笑道:“张司令倒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 傅宪之放下茶杯,“我听您二位的意思,汤姆逊先生在我们国家待的时间不短啊。” “二十多年了。”汤姆逊感慨,“这里应该可以算作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北平也待过几年,后来那边生意不太好,又去了南方做生意。再后来,也就是这近五年,我才发现,这里才是真正的宝地,南北的生意都好做。” “您在北平也待过啊?”傅宪之身体前倾,倒像是来了兴趣。 “是啊,那时候老北平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我住在……”就这样,汤姆逊和傅宪之、张正则三人聊起了老北平。 他们天南地北地侃,这三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要是真的想要聊起天来,人人皆能尽兴。 “我那时还听过俞昭明俞老板的戏。后来去了南方不甚想念啊。本以为再没机会听了,没想到却在这里又听到了。我曾经邀请过俞老板灌唱片,可惜他拒绝了。真不知道如果我回了国,还能不能再听到这样美妙的戏曲了。”说起俞昭明,汤姆逊神色向往。 这时候,张正则大笑:“汤姆逊先生,您可真有意思,说起俞老板跟说起那八大胡同的姑娘一样。我以为啊,您离开了北平最怀念的就算不是八大胡同的姑娘,也该是‘都一处’的炸三角、荟仙居的火烧炒肝、润明楼的褡裢火烧。” 林暮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张正则听到,对林暮说:“关副官,你可别大惊小怪的,难不成你没去过八大胡同?” 林暮无奈:“张司令,这可没有酒,您怎么就醉了?” “哎呀,你提醒了我。”张正则一拍大腿,“我就说总感觉少点什么呢。原来没有酒啊。宪之兄,你这里肯定有好酒,给兄弟来两盅。” 傅宪之拒绝:“正则兄,你要是喝了酒,可就出不了城了。” “怕什么,肖文渊那几杆子枪还留不住我。”张正则言语中皆是豪气。 “这两天学生闹事,盯得紧着呢,还得别喝了。”说到“学生闹事”,傅宪之意味深长地看了汤姆逊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