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靠,给我们带路,当然我们各种福利待遇,那肯定是不吝惜的。 然后就是,他们合作的对象,出了名厨集团之外,首选就是亿达集团。 他们将派出一个考察团队,对亿达集团在全国的商场进行一个考察,然后制定评级。 最后才决定是否入住! 没错,你亿达请人家去入住,人家还得考察你,看你合不合格,然后才决定和不和你合作呢!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特娘的! 差点忘了,这果汁王可不是咱们H国的饮品品牌,人家可是米国人的品牌。 而老美开店,历来都是财大气粗。 你就看星巴克,甭管在那个城市开店,哪家店不是选择在地脚最好的地段。 而且哪怕你要的店租,比别人高出一倍,你看人家星巴克咋眼了嘛? 可以说只要人家看得上,眼都不眨一下,就把你这店面直接拿下。 而这果汁王,可是在米国把星巴克打的落花流水的新晋饮品界霸主啊! 人家还能差了钱喽? 再者说,就算差钱,人家找钱的能力,也比咱们国内那些企业强无数倍。 咱们国内那些初创企业,在企业进入扩张期的时候,那个不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融资。 而且什么人的钱都敢拿,哪怕那些进来的资本,都是恶狼。 明明知道这时饮鸩止渴,可创始人依然愿意接纳那些资本。 没办法,虽然国内的初创企业难做呢。 可人家果汁王可不是国内那些初创企业,人家在米国有着七千多家店呢。 而且还是和沃格林连锁药店捆绑经营的模式,据说现在可火了。 如果他们说要钱,估计立马会有无数银行抢破了头,给他们把钱送过来。 而且没有一个敢和他们要利息的……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那帮老外是不是疯了。 把钱借给一家公司,居然还不要利息? 没错,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有一家好企业,说我要贷款。 可能根本就轮不到风投,或者资本什么事,首先就会又银行找上门来,愿意给钱。 如果银行不来,那也肯定会有无数的基金愿意找上门来愿意给钱。 现在欧美那边都啥情况了? 钱印的实在太多了,别说普通人了,就是很多银行和机构,拿着大把的钱,都不知道该投资到什么地方。 在欧洲和日本,甚至都已经出现负利率的情况了。 啥意思? 就是说,你存一百块在银行里,等到年底,你只能取出90块。 另外10块,是你要付给银行的保管费……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因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以赚了钱不敢花,都存进了银行。 哪怕是过惯了好日子的欧美发达国家民众,现在也开始存款了。 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超前消费,大手大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