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这一半的科研经费也能有五十亿美元左右呢,可这里面却又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科研人员的工资…… 算到最后,真正用在研发上的费用,其实也就特么一二十亿而已。 至于欧美那边的税务局知不知道这事,呵呵…… 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而已,毕竟这些制药巨头把研发成本搞得那么高,自然也是有目的性的。 一方面是可以申请获得更长的专利保护期,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能够明目张胆的给药物订上高价。 他们可以对公众说,你们看我们研发一款药,要花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而且还投入了上百亿美元,那我们做企业的又不是做慈善的,自然要赚钱啦! 所以我们的药卖的贵,也就是情有可原的啦…… 这也就是在米国,处方药,动不动一粒就能买到十美元的原因了… 而在这么高昂的成本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更愿意在滨城收购那些创业的小企业了。 他们到不是看重这些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他们也可能只是看重了他们的某一项发明成果。 这成果就刚好是他们所需要的。 如果要是他们自己研发,那可能就要花掉几个亿美元,和几年的时间。 但是在这里,只要花几百万软妹币,甚至千把万软妹币就能搞定,那自然是在划算不过了。 所以光是最近半年,就有无数的外国制药企业,把实验室开到了滨城。 其中五百人规模的就有十几家,而千人以上规模的,就更是达到了七八家。 而这些大企业的入住,也更是提升了滨城医药市场的活力。 现在这座城市,已经绝不仅仅是国内的制造业原动力城市了。 还是国内目前最火爆的医药之都! 而国内学习生化环材方面的学生,也更加倾向于到这座城市就业。 毕竟以前大家学生化环材的都知道,基本是毕业就失业的局面。 因为国内真正可以提供的这方面的工作机会实在太少了。 出了大学,就是国内的科研所,要不就是京城和魔都的一些外企。 至于国内的企业,呵呵…… 没几个是真正投入搞科研的,尤其是国内那龙头药企,那特么更是操蛋。 天天玩概念,可是你一看他们的财务报表,那特么研发投入这一块,那数字看的都会让你感动落泪。 而真正想要在这个领域干出点名堂的,那出了出国,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而现在滨城的出现,则刚好给这些学习生化环材领域的年轻人一个重要的突破机会。 在这里工作机会非常多,有国企,有私企,还有外企,最关键是还有很多创业企业。 而且工资水平也不低…… 虽然可能相对京城和魔都会低一些,但这座城市的房价还是相对友好的。 非核心区域,基本也就是一万多的均价而已。 这样一来,年轻人不用掏空六个钱包,只要自己努努力,就有落户安家的希望。 这也就让这些年轻人更有奔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