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假电传(加更)-《大国航空》
            
            
            
                
    第(2/3)页
    “可是我们的空军等不了那么久的。”秦风说道:“如果我们先搞了那么一个假的电传操作,那有什么用?前前后后,要折腾多久?”
    遇到技术上的问题,秦风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在乎对方是什么权威,连老王都被秦风怼过,眼前的负责人说要这么搞,无论如何秦风是不赞成的。
    周金海的脸上带着难色:“咱们的技术底子薄啊,这样的贸然大跃进,怕是最后还得失败。”
    这些年来,因为眼高手低,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工业基础,提出一个个高高在上的指标,最后导致项目失败的还少吗?
    当苏联有了米格-25之后,三机部给下达的指标是双三,后来又是双二八,双二六,这些指标都没有顾及到工业基础,全部败下阵来。
    这些年搞成了什么?一个在歼-7基础上的双发放大版,都搞的这么艰难,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周金海的顾虑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搞到一起,万一出了状况,试飞的时候摔了飞机怎么办?
    飞机一摔,项目可能就真的完了,谁还敢涉猎?谁能背得起责任?
    “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一个主意。”秦风继续说道:“咱们采用一架双座型的教练机来改装,保留所有的机械备份,这样试飞的安全性不就大大增加了吗?对,咱们的歼教-6,就完全可以啊,两台发动机,安全性更高。”
    直接改装成电传操作的变稳机,危险性很大,但是搞个上面的方案,秦风认为是大大不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就可以用教练机。
    1957年10月,中苏两国签定协议,由苏联向中国出售米格-19飞机的制造技术,提供全套技术资料、样机和部分散装件、成品附件等,由沈阳飞机制造厂进行研制和组装。
    这款飞机的到来,让人民空军进入了超音速飞行的时代,迅速地成为了主力,这种国内批量制造米格-19型战斗机被正式改名为歼-6战斗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