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战斗机模型-《大国航空》


    第(2/3)页

    宋老的目光再向上,就可以看到它的机翼了,鸭翼和机翼是重叠的,这是近距耦合的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涡流的利用率,这个应该是和他们的幼狮战斗机的类似的,是他们的一种技术的传承,只不过是把固定的鸭翼变成了可动的鸭翼而已。

    但是,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宋老并不觉得这样的设计是最好的,不过呢,这是人家的飞机,人家怎么设计,那是有人家的道理的,己方来这里,是来学习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什么缺点呢?宋老有着十几年的风洞经验,对这种耦合方式是深有体会的,鸭翼距离太近,那抬头太猛难于控制,而且耦合作用强虽然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但是涡流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这个机翼看起来很复杂,不过呢,性能就不清楚了。

    接着,就看到了后面,后机身看起来倒是不错,应该是使用了面积率来进行修行了。

    面积率是指飞机在跨音速或超音速飞行时,零升力激波阻力(简称波阻)与飞行器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所以,面积率有两种,跨音速面积率和超音速面积率,应用这些,就是为了降低飞机的阻力的。

    用具体专业的语言来说,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接近1倍音速时,零升力波阻是飞行器横截面积分布的函数,而且近似等于具有相同横截面积分布的旋成体的零升力波阻。这样可根据最小波阻旋成体的截面积分布来调整飞行器的横截面积,以减小波阻。

    说了半天,没有人能懂,但是说的简单些的话,那就是要把尾翼与机身连接区的机身横截面积,做成向内凹的形状,这就是“蜂腰”形机身。

    至于超音速面积率,就更复杂了,决定超音速飞行的飞行器零升力波阻的截面积是在给定飞行马赫数下通过机身纵轴上某点的后马赫锥的切平面(亦称马赫平面)所切割的飞行器截面积。

    现在,贸然地追求更高的速度,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方向了,战斗机的空战,主要都发生在跨音速的区间,所以,这个跨音速面积率是最常用的了。

    现在眼前的这种狮战斗机,主要用来做炸弹卡车的,所以就做成了这种蜂腰的形状了。

    当然,也不用特别夸张,在降低跨音速阻力的降低,但是也会带来超音速和亚音速阻力的负面效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