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问题-《大国航空》
            
            
            
                
    第(2/3)页
    “可是,他们为何会缺乏这部分代码的?他们当时的那架试验机,也没有出现这种错误啊。”一旁的601所的技术人员说道,故障原因找到了,但是为何有这样严重的缺陷,MBB公司的原型机还没事,这是让人很奇怪的。
    “我猜,他们的那个时候,用的是模拟电传,现在的这些程序,他们当初根本就没有装上飞机,给我们的根本就是一个没经过验证的代码。”
    毕竟,他们那个时候,才是六十年代开发的F104G基础上进行试验的GCV型号。
    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这个MBB公司的合并企业,之后又陆续吞并了生产过容克52、斯图卡的容克厂商。看似虽然历史悠久的航空企业,但在三代电传飞控方面,德国人并没有太成熟和成功的经验,他们的这套飞控系统,也是相当低下的。
    电子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很可能,他们设计的这款验证机,前期仅仅使用的是模拟电传而已,从模拟到数字,是一个跨越,只有数字电传,才是真正的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的电传系统,他们在发展数字电传的时候,那就仅仅是把模拟电传的规律给转换过来,看着这些代码之中很多的冗杂就可以想象得到,这应该是机器编译的结果了。
    尤其是,当时这部分,可能是用模拟电路来实现的,结果在向数字电路转换的时候,就被放弃掉了,结果呢,就形成了现在的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程序,这个程序放到了歼八ACT上,导致了这款飞机在首飞的时候,就摔掉了。
    顾婷婷分析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明白过来了,没错,肯定是这样的,上次出访欧洲,只有德国人的开价最低,所以就从他们这里购买了,本来以为他们是老牌的欧洲航空企业了,哪里知道,也是糊弄人的!
    这也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两年之后,等到601所决定为歼八IIACT技术联系合作的时候,再也不选择德国了,直接去找法国达索和英国马可尼。
    被坑了一次,不能再被坑第二次啊。
    但是,世事难料的,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和欧洲的合作最终没有完成,等到了九十年代,
    歼八IIACT的技术合作,已经是寻找俄罗斯的帮助了。
    现在呢,至少要利用己方的技术,把这飞控的软件克服了,毕竟,在工厂内,第二架的歼八ACT战机正在进行改装,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里站起来,如果不继续飞的话,那这个项目就终结了,那国家付出的大笔资金,也就浪费掉了。
    第(2/3)页